如今的网络时代,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知识获取已并非难事。微博、微信,各种社交APP的出现,将我们带入了“碎片化”知识的时代。人们很难有大块完整的时间去阅读一本书,更多的零散时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地铁里随处可见的“低头族”:
在古时候,知识的总量、传播的速度没有如此之快。一个读书人穷其一生,去钻研一门学问,成为某个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现在呢?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要学习的前人留下的东西越来越多。很多学科,我们从小学到博士,才算是刚刚入门而已,而前人在我们相同年纪时已经著作等身了。
面对这样的困境,该怎么破呢?
首先,我们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别人的知识始终是别人的,只有被自己消化吸收后才是自己的。只在别人背后亦步亦趋的跟随,就如同浮萍,没有自己的跟,只能随波逐流。那怎样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要带有目的性的去学习。比如,一个观点不明确,我可以吧所有专家对这件事的看法汇集起来,分析他们的观点、论据,找到自己所支持的一方,甚至提出更好的意见。在看书的时候,我们也没必要每本书都通览全局,对于一些工具、实用性的书,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些章节就可以了。
其次,构建自己的价值观。
现在的年轻人毕业后都会迷茫,不知自己改在何处,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阶段。有些同学,毕业五、六年,已经结婚生子的不在少数。而聚会的时候,发现仍有很多活的浑浑噩噩,没有自己的一点主见,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很颓废,让人心寒。
其三,将自己塑造成终身学习者。
【终身学习】的概念这两年被炒的很火,其实就是我们的老话“活到老,学到老”。有本书叫《百岁人生》,书中认为我们这代人的医疗水平完全可以让人类能活到100岁,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以前打算60岁退休,回家养老,那意味着我们还有40年可活。想到这,我不禁惊出一身冷汗,难道自己剩下的40年无所事事,那和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指望学一门手艺,用一辈子的想法已经越来越不靠谱。我们民族已经耕耘了上千年,连种地的农民伯伯尚且不断在推陈出新,其他行业的创新更是屡见不鲜。前段时间网上的新闻:老人去银行跟骗子打钱,柜台的小姑娘觉得可能是骗子诈骗,好心提醒,最后警察都在旁边劝,可老人依然给骗子打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等悔悟过来为时已晚。也许普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么简单的电话诈骗还看不出来吗?可老人就是不明白这种伎俩,他们脑子里的世界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发展的速度。
最近在读《活出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并为之奋斗终生。
当我们老去时,我们能留下什么、能带走什么?如果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我们的人生会不会很有价值?
知识很多,等待我们去面对的更多,但......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最后一张图图送给小伙伴们:
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