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懂一本书


在如此快节奏的今天,人们读书的节奏也在加快,很多人纷纷晒出一周、一个月读了多少本书,自我感动又让人心生羡慕。


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一个问题浮现,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自己的工作方式没有变化,自己思考问题还是那个起点,处理相同的问题还是那个方法,甚至之前的一些困惑没有丝毫变化。


那我们问题出在了哪里?是书选得有问题?是读的时候不够专注?是读书的方法存在问题?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关于读书的一些困惑。


001什么是知识


今天听了古典老师的《如何读透一本书》的讲解,我们多数时候以为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原来我们误解了“知识”,我们很多时候的阅读,获得的可能只是一些数据或者信息,根本算不上“知识”,那什么才是“知识”呢?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 德鲁克说过:

“书上没有知识,只有信息。知识是在特定工作和行动中运用信息的能力。”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在工作和行动中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你读的那些就只是信息,不是知识。

比如,我们在阅读时,只是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书中的内容,甚至也做了笔记和思维导图,但是没有进行深入思考。

没有想过在工作或行动中是否可以应用到它,更没有去尝试应用,那我们只是自我感动式地获得了一些“信息”,而不是帮我们真正解决问题的“知识”。

002 你的阅读,停留在哪个深度

古典老师用一张图解释阅读的深度,分别是:

数据(刷过)

信息(能读懂)

知识(和过去的体验、知识对上了)


 

我们从书中读到的某句话,某个观点,是一些数据。

把这个数据的前因后果了解清楚,读懂了,这是信息。

当把这些新获得的信息与原来的知识点发生连接,有可能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这才可以称之为知识。

比如在生活中,碰到一些问题时,我们常用的是A类解决方法或思考路径,但是通过读书后,发现可能更有效、便捷的B方法,然后进行思考之后,进行实际践行,发现确实帮我们节省了时间、精力,或者结果让自己、家人、领导更满意,那我们读的这本书就是获取了“新知”,而不再是“信息”。

通过方法的逐渐改进,我们发现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像在做另外一件事的时候,用过相似的知识点,突然有一种“我靠,原来是这样”的感觉,那么我们这时候对某个知识点就有了“洞察”。

这个知识点可以作为自己的一种“洞见”,应用在更广的领域中,我们逐渐打通了一条思维或解决问题的“路径,就是“打通”了

随着反复的思考、练习、迭代,我们的“洞见”会被更多的实例所证实,我们开始能站在一个非常全面的维度来思考、应用这个方法,解决本领域内的绝大部分问题,那么就到达了读书的最高境界“击穿”。

 想一下,你平时的阅读在哪个层面,是数据、信息、知识、洞见、打通,还是击穿了。

003阅读的深度,决定了输出的高度

我们很多人,了解了深度阅读的重要性,读书不要求数量,不追求速度,但是认真分析下来,大多数读书还是停留在了信息层面,就像古典老师讲的“出租车知识”一样。

据说,爱因斯坦在做出租车去某大学演讲的时候,司机对他说:“你的那些知识,反反复复地将,我都能准确的讲出来了。”

爱因斯坦说:“好的,那今天你来讲吧!”,因为那时候网络不发达,人们可能并不认识爱因斯坦本人。

出租司机真的来到了会场,声情并茂的把课程讲完,这时,台下有个人说:“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这时,出租车司机怔住了,因为他并不理解自己说的理论。

但他还算镇静,等那个学生提问完,他指着旁边的爱因斯坦说,“你这个问题,我的出租车司机都能回答出来”。

于是爱因斯坦站起来完美回答了这个问题,当然,这可能只是个段子,但是,他诠释了,简单复制来的知识仍然是别人的,是不能帮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

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香农说;知识:有利于“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信息。

这进一步说明了我们读书的目标应该放在哪里,只有“颅内高潮”,读后不能帮我们消除原来相关的困惑的读书是没有意义的。

004怎么检验,你是否真正读懂了

检验一本书或一个观点你是否真正读懂了,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书合上,电脑关掉,用自己的话把它复述出来。

这一步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做到并不容易,没有深入理解和思考,你是不能准确描述出来的。

虽然早就了解到这种方法的重要性,但是自己践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发现没有经过大脑思考过的东西,是很难能够输出的,而一旦能够顺利向别人讲清楚,这个知识确实在脑中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延伸出了一些想法和践行思路。

005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用不好

有的人说,我读了很多书,可是全都记不住。

古典老师说:"读书从来不需要记忆,而是要理解”,努力记住了,如果不能应用到实践当中,那读书依然没有意义。只有理解了才能去链接旧概念、旧体验,才能为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行动带来可能。

逐渐解决了阅读的一些困惑、卡点,读起书来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效果,逐渐掌握读透一本书的本领,这一定是可以受益一生的一项技能。

所以,从今天起,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目标,把速度、效率先放到一旁,把这本书“消除了我哪些不确定性,对我的思维、行动有哪些改变?”记录下来。日积月累,读书的真正意义和快乐会被我们深入挖掘出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