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5》有感

原文作者:快乐人生老陈

原文:《杜甫5》


但凡红尘中人,尚有名利的牵绊,能做到真正的从容优雅,恐怕寥寥。

真正的从容优雅,必定是无欲无求,超然尘外,方可自内而外地气定神闲,才是一份真正的从容不迫,优雅淡泊。而非人为地在人前努力所展示的那份“优雅气质”,这只会给人以刻意为之的虚伪和造作,这些都是为了迎合或有所图谋而后天刻意的“修炼和改造”,恰到好处地“拿捏着的气质”,并非发乎自然,出于朴质,通俗点讲,就是装腔作势,永远都是“端着”的,即所谓光鲜亮丽“职场精英”们的一贯造作之态。正是官阶愈高,品级渐长,则身入桎梏,有心如芒,毛孔骨节,俱为识见所缚,入理愈深,则去真愈远矣!

真之正等正觉最上乘者,莫非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向无丝毫苛求、刻意而率真,方为真优雅,真从容。你我穷极一生,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求那一份真,那一份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一份不事雕琢的纯粹,包括一份坦诚相见的真爱!此份真,于今而言,可谓稀世之珍,凤毛麟角。若得之,当以命惜之护之。

而古时之文人,却多葆有这样的一份天真,一份舍我其谁的士大夫情结,他们桀骜不驯,恃才傲物,不畏权贵,敢于坚持真我的一份赤子之心。故他们大多不愿同流合污,和光同尘,所以他们也很难取得现实世界中,官场的得意。故也注定了古代大多有才华有抱负的文人们,命途多舛,郁郁不得志的普遍现象。

先生之文独特处,擅用典故轶事,妥帖地布入学问哲理,典雅中深藏章法,借古喻今,往往望断炎凉,一语中的,文气沛然而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晚读了一篇克里希那穆提的文章《自由与爱》,感受颇多。 (一)爱是不求回报的,学会爱,才有自由 开篇他是这么说的:...
    blackhouse阅读 625评论 0 1
  • 读李煜之词,始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对李煜的词评价颇高,认为是词的新境界。“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
    今雨阅读 671评论 0 4
  • 时间过得真快,自你离开家已经两年半了。听冰儿说你的学业即将完成,我想现在就是最佳时机了。碰巧我近期的工作比...
    雪花飘起多少爱恋阅读 398评论 0 2
  • 来自: 方案家 www.fanganjia.com 1、人生重在修心:有一颗随缘心,你会更洒脱;有一颗平常心,你...
    3a8d3266791e阅读 5,308评论 0 39
  • 命题有点大。 中国文学史悠久漫长,优秀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理当被人仰望和尊崇。但如果可敬的同时又能可爱可亲,就凤毛麟...
    快乐人生老陈阅读 5,250评论 10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