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黄家整理Helen。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践行易效能亲子时间管理系统,并且与孩子在时间管理的道路上“同学同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通过“简书”的形式,对喜马拉雅上的《易效能亲子时间管理》音频课程进行分享和转述。今天是第21天,坐标北京。
今天我们要来分享一个话题:【工具】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在上一讲里面,我们和大家分享了五个虽然简单、但却超级实用的计时小工具。这些工具主要是用来培养孩子认识时间、提升感知时间的能力。当孩子们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把行为、速度和重要时间联系起来之后,就需要通过记录这个工具,来更加精准地了解自己的时间。
有很多取得伟大成就的名人都有记录时间的习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他从26岁开始记录每件事情花费的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和计划未来的事物,从而提高了他对时间的利用效率。这个方法被柳比歇夫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去世。也正是因为这个习惯,帮助他获得了精准感知时间的能力。柳比歇夫的一生,取得了非常多的伟大成就,发布了七十余部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各样的学术论文。他同时还是一位哲学家,数学家。除了学术上的高产,他还有时间去游历山川,这些都源于他对时间的精准管理的能力。
看到这些名人大师们通过记录时间得到如此大的收获,于是许多人也常常去记录自己的一天,却发现总是记不好。不但没有起到作用,还让自己特别有挫败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时间记录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也是训练时间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可比记录工具本身更加重要的是,在开始记录之前,你要去认真的思考下,为什么要进行时间记录?所有我们学到的工具和方法,如果没有经过思考,而只是一味地去执行的话,你会发现当自己碰到问题的时候,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了。所以,在亲子时间管理训练当中,应用时间记录这个工具之前,先问问自己: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想了解孩子一天的时间安排是否平衡?还是想了解孩子学习效率是否低下?或者说想了解孩子睡眠情况?你是想全面关注,还是解决特定的目的?这决定了你将采用何种记录的方式。
记录所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
首先,记录可以实现具体、可计算的数据追踪。很多家长在我们线下课课后亲子践行90天的过程当中,通过记录和反思发现,以前对孩子很多情况其实并没有概念,只是一些模糊的感觉。而开始记录追踪数据以后,发现孩子远比自己想象的好。当自己能够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孩子,夸赞孩子,为他小小的进步而喝彩的时候,自己和孩子彼此间的的感觉都非常棒。这样的一份美好的感觉和亲子关系,又为下一次合作赢得了机会。如果没有记录,你对孩子现在的时间管理情况,只能停留在感觉层面,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他的表现。很多时候还容易出现误判的情况,让孩子觉得很委屈,你也没有标准可以参考。许多家长都期待孩子有大的改变,可忽略了大的改变也是从微小的进步积累而来的。如果没有对这些进步的过程进行鼓励,很难期待所谓突然之间的成长。记录,可以帮助孩子们看到自己努力的痕迹,数据的回馈是最具体有效的。这个数据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努力和进步的关系,让他能够更加明确的计算时间管理的回报。
很多家长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说:“如何让孩子主动去管理时间?”答案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让他尝到时间管理的甜头。一个人只有尝到了时间管理带给自己更多的愉悦、轻松和成就感,发现管理好时间之后,可以有更多的收获,才会激励自己不断去记录、总结、反思,在这个循环当中去成长。通过数据的量化就不会错过任何的进步,否则微小的进步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说都没有什么感觉,容易被忽视。
记录还可以让我们有机会针对具体的数据去反思,强化亲子时间管理的信心。有了记录,家长就不会每天在孩子上床的时候觉得:“哎呀,一天又这么晃过去了。”你可以从明确的数据记录当中,和孩子回顾一天的时间花费,找到进步的地方,以及锁定那些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孩子讨论明天重点要在哪个地方突破,去改进,需要获得爸爸妈妈怎样的支持。做到每天针对具体的时间段和行为进行讨论改进,就避免了大小问题一把抓,却没有一个有结果所带来的挫败感。
记录还可以让我们对于未来事件的预估更加的准确,在训练的过程中更加的淡定从容。当孩子做了一段时间的记录之后,就会更加懂得规划自己的时间。因为通过记录,他知道了自己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多长时间,身为家长的我们也会重新去评估给孩子布置的任务,不会超量安排。在没有记录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误以为自己和孩子可以更快地完成这些任务。但实际上,真正需要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多。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做到真正的合理安排,极大地缓解了双方的焦虑感,最终制定出的时间计划表,才能够符合自己孩子的实际状况。从简单做起,让孩子在不断获取的信息当中,循序渐进的提升效率。
在今天的内容里面,我们了解了为什么要做记录。了解为什么和知道怎么做,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记录,作为亲子时间管理训练当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在下一讲里面,我会跟大家去分享不同形式的记录方法。
如果你觉得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期待你能够给我一些评论,也希望你能够转发这篇文章给身边更多的朋友。亲子同修的路上,各位家长朋友,你们也别忘了要关注自己!父母的高度才是孩子的起点,让我们做好自己的同时,陪伴孩子成长!关于成人时间管理的内容,你可以收听喜马拉雅上的《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也欢迎回看前面关于《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的内容转述。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谢谢你的支持与陪伴!让我们一起把自己变成一个理想父母的样子,跟孩子们一起开启专注、高效、有趣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