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结束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研究性课题。虽然结束了,但我仍然意犹未尽,这也就是我今天要写这篇演讲稿的理由。我研究的课题是法家与秦朝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我们将会彻底明白秦始皇弃儒师法为哪般?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秦始皇,秦始皇一个普通的男人,却有着一番雄心霸业,意欲获得天下。他竟然做到了。可他毕竟还只是一个普通男人啊,而且是一个脾气即为暴烈,心中只充满了无尽的欲望与权利。他的这种想法,恰好与法家思想相匹配。知道的同学,请问你们知道秦始皇这样的君主专制,在法家里是什么吗?是的,就是“势”。秦始皇的势太过强大了,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做出了不少荒唐事,而全部都仗着他是皇帝,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天下的人都要听他的。例如他大兴土木,修仙炼丹。他最喜欢的便是给百姓搞迁移,在秦始皇本纪中他一共有大大小小四次迁徙。有时是因为刚获得新地盘没有人居住,又或者是自己恰巧巡游到那个地方。总之他要不停地将全国各地的百姓往不同的地方迁徙。秦始皇一般让百姓所迁徙的地方大多都是荒地,毫无人烟。这样如此专断蛮横地让百姓去那种地方,百姓怎会不生气,这样一来,他不就失去了民心吗?凭着自己的权利而胡作非为,这哪是一个君王的样子,可是恰巧法家的这种思想满足的,秦始皇的欲望,所以他当然想采用法家以此满足自己,一个普通男人的权利欲望,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毕竟秦始皇在统一的六国后便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空虚与无聊感,他当然会寻求一个方式来发泄,也许,滥用权势就是最好的方法。
其次法家思想也有它的优点,用它来治国会非常的方便快捷。不正是因为当年秦孝公采用了商鞅变法,而是秦国迅速强大了起来,战斗力也翻了一番。谁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变化呢?所以说采用法家真的是非常的明智啊,作为一个只求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君王,他管什么要爱民体恤民呢,管什么休养生息呢,帮他完成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不在乎过程而在乎结果,这好像也是法家的手段,为什么?因为法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人犯法了,该怎么办呢,请问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知道的?当然秦国会采用重刑去对待他们,那种刑罚的残忍程度,真的是不堪言说啊。但是秦的刑罚也是很简单的,基本上就是斩首,斩首,斩首,再斩首。是不是很残忍?可是这种方法不就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对于犯了刑法的人,为了免除后患,以及复杂的程序,直接杀掉不就行了吗?哈哈,虽然这个逻辑看似有道理,其实啊都是在扯淡。再接下来儒家的范围里我们会提到。
儒家被称作为中国的国教,虽然他看起来很有名望,所穿播内容也非常的有道理,可是,他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没有一个人去采纳它呢?其实还是因为儒教本身,他的道德要求太高了,希望一个国家中都是君子,首先要君王做到仁,做到爱民,先成为一个君子。如果对于秦始皇来说这怎么可能啊?如果他不是皇帝,而放到底层社会中,也许他不会有任何作为,因为他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有雄心壮志却,没有克己复礼的仁能让自己去做到。儒家想要强大国家,他们采用的方式是种花,这与法家相反法家想要除野草的方式是打杀虫,除野草的最好方式,必定是种花,因为光打杀虫剂就会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但是想要种花,他需要经历非常长时间的磨炼。采用儒家的这种方式,我们可能在一二百年里都无法让秦国强大,要求太高,人们根本就做不到。反倒没有法家来的简单明了。
我们要知道秦始皇也是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普通人。因为一个机遇,让他大大展现自己的雄心霸业,因为祖先们给他铺好的路,让他一步登天。法家是改变秦始皇一生的东西,而儒家就算让秦始皇学习一生,也许也无法改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