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师云访谈6——张良:《源头活水从何而来》
1.寻找教育的泉源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人内心的力量,开启心中的泉源,就像活水源头,源源不断。
你内心是否有一个源源不断的泉源?
我内心源源不断的泉源是对教育的热爱,是站在讲台上孩子们投向我的求知目光,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听了张老师的分享原来他是一位跨界王!从物理老师到记者,再到创办学校,最后又到爱卡的米公司的建立,一路走来角色一直在变,没变的是对教育的执着追求。我们总是将自己局限在语文,数学老师之上,局限了自己的思维与行动,产生了认知盲点从未想着去跨界。学生到学校不能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输出,孩子输入的信息有多少?我们要试着换角度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想学生需要的是什么?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
2.人生路上无法预测的灾难
在这一点上我感受颇深!张老师说在汶川大地震时很多人有生还的希望到最后却失去了生命,有的人希望渺茫却存活了下来,他揭秘了其中的原因——信念支撑!
近年来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轻生者甚多,追根溯源还是我们的教育存在缺失!我们过于追求学生的学习,分数从家庭到学校都忽略了孩子内心深处真正的感受。2020年一场疫情是我们无法预测的灾难,人生路上还有许多我们无法预测的灾难,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在逆境中,特殊处境中如何支撑下去?如何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在未来生活中迎接各种挑战?如何看待世界趋势,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不是还改变了?
3.认识世界,找到自我
张老师创办了“泉源高中”让很多被学校放弃的孩子“认识世界,找到自我”成为了全国最幸福的学生。在泉源高中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最令我惊讶的是他对高中三年122本书的重新架构,刷新了我的认知观!他打破了学科,年级的界限重新整合了课程,这一做法与教育家怀特海先生的理论一致——学习不一定要从易到难!
4.教师角色的转变
张老师说教师的角色就是教练(花费很多心思在激励球员上,尽量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合作中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还是掌握课堂的绝对话语权,大部分心思在知识的输出上,对于学生的输入要求不高,更没有所谓的激励!教师是否已经做好了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教练呢?
5.强大的资源与工具
在课中我们也发现了即使在偏僻的小山村,孩子们的学习都是在网络上完成。这说明没有强大的资源与工具的支持,很多美好的教育理念难以持久深入的落地。
作为教师更应该持久的,深入学习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工具,要学会优化教学价值面,改变师生关系,促进高效课堂。
6.未来学校
曾无数次畅想过未来学校,通过今天张老师的课程,让我对未来学校的畅想又清晰了许多。在未来我们该培养怎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未来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否能面对未来的挑战?
我们要重新考虑课程的架构,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组织方式,教学环境的营造。
7.我是谁?我一生的工作和使命是什么?
吴校在课程的最后问了张老师这样一个问题,我把这个问题进行了自问:
我是谁?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而我又不普通,我有改变乡村教学的志向;我是不甘落后的班主任,我要带着孩子们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我要让边疆的孩子也能体验到新课堂带来的幸福感,我要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一生的工作是从事教育工作,使命是改变教育环境,创造精彩人生。
最后,我想阐述我说的放•弃
放弃是放而不弃!放开孩子们的双手,放开孩子们的双脚,放开孩子们的思维,不弃每一个孩子!课堂上禁锢了孩子太多的天性及纯真,让很多孩子失去了笑容,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向上的力量!我想要像张老师那样打开一切让孩子自己去探知,进而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到再探知形成了一个无限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