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诗一百天的时候,我开始找早教,第一次去蒙特梭利的时候老师推荐给我两本书,都是孙瑞雪老师的,一本是《捕捉儿童敏感期》,一本是《爱与自由》。当时我花了一个星期读了两本书,印象最深的就是《捕捉儿童敏感期》。书不深奥,倒像是医生写的临床病例,用案例的形式解释了一个孩子在不同成长时期出现的敏感期,我一边看一边想,哪些行为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在诗诗的身上,出现之后该如何应对。
一转眼,诗诗已经三岁半了,寒假老师安排的读书活动正好又是这本书,春节期间,我再一次温习了此书,仍然很赞同书中所写的,每一个敏感期到来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高度关注,帮助孩子顺利通过,释放新的生命力。
从诗诗一出生,我就开始关注她的每一个敏感点,或许是和自己的少年生活有关。少年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原因多次搬家,我就读的学校换的很频繁,高中时候搬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我的性格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发生了变化,包括自己的文风,在很长一段时间用语文老师的话说是能写行文优美的记叙文,故事,小说,但是写不出来逻辑缜密的议论文。那时候的我就正在经历一个敏感期,度过以后我对于周围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我想这就是成长。
诗诗的成长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的敏感期,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两岁的时候和一对小姐妹去江边玩,玩到高兴的时候姐姐伸出手来拥抱了妹妹,我在后面看到诗诗也伸出了双手想要姐姐的拥抱,可是姐姐拥抱完了之后并没有给诗诗一个拥抱,我以为诗诗会哭,但是她没有,她愣了一会然后慢慢的放下了双手,当时我就在想,这个孩子,一定是比别的孩子敏感一些吧。另一次是刚入幼儿园的时候,虽然她明白爸爸妈妈不会丢下她,一定会来接她,但是仍然整整哭了两个月,我相信她都懂,只是敏感如她,还没有找到让自己比较舒适的一个方式去接受罢了。
之前和朋友讨论过希望孩子如何长大。我说,我并不希望她以后有多大的学问,但是一定要见识广博,见识决定一个人的视野,我希望她能够看的很远。我说,我也不希望她懵懵懂懂的长大,我从不把她当作孩子来看,我会与她聊天,与她交流,是希望她可以在对待身边的事物的时候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或许偏敏感的孩子会比别的孩子活的累,但是会更容易感受到周围的爱,会更快学会感恩。
我并不排斥诗诗经历的每一个敏感期,只有平安经历过每一个敏感期才能得到成长。而如何度过敏感期,最重要的是爱,让她在每一个彷徨踌躇的瞬间感受到爱,然后积蓄力量,最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