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对于这样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各种毁三观的回答,正确的打开方式是问他:还在这儿BB,砖搬完了吗?
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两个我非常喜欢的人在知乎上被黑的不行——林丹和冯小刚。索性写篇文,写写知乎,写写知乎上的各种“毁三观”问题。
知乎上有几类问题下面极易出现撕逼,最典型的就是“如何看待XXX”这样的问题。
从我刚开始玩知乎就很纳闷,为啥会有这种问题出现?这种问题明显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知乎上呢?说好的认真回答社区呢?现在变成认真高端撕逼社区了吗?
后面的XXX有明星撕逼类,比如最近冯导的事情;明星出轨类,比如林丹;学校搞事情类,比如华南理工法学院教授的事情;别人圈钱有人看着不服类,比如丢书,比如咪蒙;脑残粉三观不正试图洗地类,我居然看到过“如何评价六小龄童,六小龄童饰演的美猴王真的好吗?”这种明显是来唱反调的问题;闲着没事就是想问问题类,“如何评价一件不存在的事物。。。。。。”
还有“如何评价XXX”“电影《XXX》有哪些地方细思极恐”“月入十万,难吗?”“有哪些让你受益终生的阅读方法?”,这些问题都让人感觉我不是来到了知乎,而是微博。
其实,每一件公共事件,都有无数种合理的看待方式。出发点不同,说出来的话自然没法彻头彻尾地理解,就像鸡汤文中说的那样,从来就没有感同身受。
比如最近新世相掀起的丢书大战,着实整理了好多人的朋友圈,甚至有人说“这下知道应该删哪些好友了,看谁转了丢书的营销文章就好了”。
这件事分两派,狂派和汽车人。不是,支持的和反对的。支持的认为这是不错的社交体验,书籍从一个又一个人的手中传递下去,把内容留在了脑海中,甚至可能因此结实灵魂伴侣,是个不错的新媒体营销活动。反对的认为,你就是把图书馆丢在地铁里也没法改变大家不爱看书的现状,这件事的社交属性、营销属性超过了事件本身,而且北上广的地铁里本来也不适合读书,用不了一个月书估计就被挤成碎片了。
这两派有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吗?只是出发点不同,各说各话而已,没有必要非挣个谁是谁非。
当你看到一种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左思右想之后还觉得它和自己的三观相左,那就说明你们不在一个世界中,至少关于这件事,你们不在一个频道上,并不代表你对,也不是说他错,只是单纯的不一样而已。
我之所以这么讨厌“如何看待XXX”这种问题,就是因为在强烈的想要说服对方的情绪中,人们的言辞很容易变得越来越激烈,行文越来越偏激,甚至会出现把事实扭曲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只众人皆醉我独醒。
我看了很多说冯小刚和林丹的帖子,里面的许多实例从来不标出处,说的好像他们住在林丹被窝里一样,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实在没什么意思。
再来说说网络社区内容质量的问题。
我是学电力的,在知乎上关注了一个电气工程领域的专家,ID是Patrick Zhang,看头像应该已经上了岁数(其实电气专业如果想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必须要上岁数),他是电气工程、电学、电力等7个问题的优秀回答者,他写专栏、回答问题都非常认真,每篇文章都用MathType很认真地打数学符号,必要的时候还会上一些仿真软件的截图。
以他的关注人数,大可以开一些科普性的知乎LIVE圈圈钱,个把万不成问题。但他没有这么做,还是在回答那些包括我这个电力本科生在内,大部分人看不懂的专业问题。
看看他的知乎名片,他回答的368个问题只得到了115K次赞同。
也许这个数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遥不可及,但比起那些发几张图就能骗好几百赞的段子手,他老人家的认真回答真是有点浪费了。
当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人不停地涌入一个平台,内容娱乐化是难免的。蝼蚁般的内容创作者会用段子、趣图、鸡汤、故事、撕逼文、伪干货把用户的界面塞得满满的。回想一下,从PC端到移动端的过渡,从内容领域来看,就是人们把内容从论坛、新浪博客、百度贴吧搬到微信、知乎、今日头条的过程。
浏览入口搬迁了,内容搬迁了,就完成了商人们、创业者口中的迭代。葫芦升级了,变成超级无敌究极金刚不坏还能生出葫芦娃的加强葫芦,里面卖的还是那些药。
最后,我们来复习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请问你如何看。。。”
“搬你的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