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70年代是欧美青年心灵自省的年代,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成为一时经典,类似该书的心灵旅程,也被许多流行歌手和乐团写进青年摇滚的歌声中。这本书成为摇滚史上梵高式的传奇人物尼克·德雷克的灵感来源。也被美国“垮掉派”作家亨利·米勒所欣赏。著名的台湾舞团云门舞集的保留剧目《流浪者之歌》正是由此改编。本书译本来自较早研究翻译黑塞作品的台湾著名翻译家、散文家苏念秋女士,为国内广大黑塞作品爱好者 提供了一个上佳的译本选择。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像悉达多一样的流浪者。我们想要穷奇一生,找到心灵的宁静,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永恒的轮回,拉长时间轴,就是生命的轮回。时间无意义,生命又能有什么意义?还是过程吧,拿出勇气去经历,生活的丰富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我好希望如悉达多,经历过改变、彷徨,最终找到生命的宁静。但是在嘈杂的人群之中找到心里的宁静好难,我不知道要怎么做,怎么找,生命,到底是什么?
少年——成人
主动逃离尘世,长久的苦修淬炼出一套思考、等待、斋戒的本领;
成人——凡人
忘却思辨,历经尘世之欢愉,被世事的潮水所裹挟,修行的灵魂最终被物欲的肉身所腐蚀失却了爱;
凡人——出世
河水边聆听到“唵”的醒悟,情人身死,儿子的背离,恍然间好似世事轮回,最终回归到孩子一般的清明,达到圆融统一的境界,接受世界的不完满,爱它……
我觉得这本书大概是一本人生不同阶段都值得重新阅读的书,相信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也会想起被尘世薄纱蒙起来的、曾经的自己。读完之后心中感慨万千,却又感到难以用言语去表达原文带给我的震撼,自己的体悟终究也是浅显的、私人的,但大概对每个人来说也会是独一无二的。
《悉达多》的故事很简单,简言之就是青年悉达多寻求自我和内心平静的过程。他经历了贵族、苦修、问道、尘世,出世又入世,才最终寻觅到自我,回归了自我。
但是这条路是一种无限循环,极致痛苦,甚至追寻不到任何线索道路,真的好痛苦。
怎样去寻找到自己心中的宁静。心中的宁静,到底又要找什么。只想一个忠实的陈述者。
我想我想到深林里与鸟兽为伍,与朝露相伴。我想到大海里与水滴跳舞,与众生相汇。我想此刻,我最接近神。
“我曾对宗教有偏执的不理解,以为科学才是唯一信仰,直到我读完这本《悉达多》。特别是,当我在书中发现,佛教中“世界是圆融统一的”这一思想,与现代物理学中对宇宙和时空的解释,在某些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
在我粗浅的理解和想象中,如果时间是一个维度,理论上,站在超越时间的更高维度上看,我们的时空世界或许已经是即定的。我们不是从无到有,不是从年轻到老去,而是从最初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存在了。一切生命,一切历史,甚至一切动作,都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同时存在着。而身处三维世界中的我们,只能感受当下,以为自己正在经历生命。
所以,当我看到这段话,觉得心跳都漏了一拍。原来,爱因斯坦用方程描述的世界,这个让人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又有点玄妙的世界,早在佛陀的思想中,被简单的阐述过。一直以来,一直以后,我们眼中的千变万化,其实都只是万变不离其宗。
想到这里,不免会有一种难逃宿命的悲哀。如果那些未发生的其实已经发生,只是等待我们走向这些节点,那我们所谓的主观意识,我们的希望和选择,又有何意义呢?
然而,《悉达多》中智慧的语句却给这种所谓的宿命感以理解,以尊敬,以爱。我突然领悟到,这或许正是宗教存在的必要性。宗教和科学都尝试解释世界,科学理性而冰冷,对真理的追求可以带给我们答案,却也带来焦虑和挫败。宗教却可以安慰我们——这样的注定,难道不正是一种完美?接纳这一切,迎接这命运,融入这宇宙……
我不是从原来的我变成现在的我,我身边的世界也不是从原来的世界变成现在的世界,我们一直都在,我们一直都是一体的。那么,即使我只是茫茫宇宙中一个渺小的存在,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不曾也永远不会孤单。
这大概就是宗教对人类的拯救。”
人在社会中有无数的定位,真正的自我却源于内心,这个自我又是不断流动和变化的。认识自我的过程充满了痛苦与迷惘,有时甚至会“误入歧途”,实则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任何歧途,所有的道路都必须经历,人在经验中习得的自我,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是没有意义的。佛陀,在本书中被分为悉达多和乔达摩两个人,一个人不断追求自我的王子,一个人已然顿悟的圣贤。即使年少时已经直面过乔达摩,为了成为那个样子,悉达多却也不得不经历一些看似与之无关的生活,才会发现自己曾经拥有什么,又失去什么,而这些中哪些才是真正能使内心平静安宁的。如果不去经历这个过程,那么也还会有别的生活、别的欲望与诱惑,它的新鲜感足够在短时间蒙蔽任何人,也有力量令人堕落沉沦而难以自拔。很多人成年之后忘了年少时使他们感动的东西,也许就是在充斥着欲望和短暂而浅显的“娱乐”的世界中失去了自我,这样的生活想必是永远焦虑、空虚而难以被填满的。如果我有一个要我寻找的乔达摩,我想她一定是我年少时候的模样,是我体会了无数种生活、寻觅了无数种方法后,依然热爱的那目光赤诚的最初的模样。
追求自我往往开始于内心与外物的矛盾,外物不在能满足内心的诉求,内心难以平静,便否定自身或是否定外界。而真正的平和,却是在认识到内心自我后,接纳自身与外在的一切。否定、厌弃、重识、接纳。人与外物终究是不可分的。人也是其所在当下的一部分。经过冥思,经过放纵,经过求而不得,重新渡过曾经渡过的河,重审万物,重审自我。万物中的每一个自我,也都独特而值得敬爱。
年轻时候的悉达多会思想,会等待,会斋戒。他曾说:“大多数的人就像是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随风飘游、翻飞、荡漾,最后落到地上。有少数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循着固定的轨道运行,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那儿,在他们内心中,有他们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
那时悉达多认为自己是天上的星星,可以循着固定的轨迹运行,不被世间万物影响。
后来,悉达多沉迷于世俗的欢愉,甚至喜欢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不是星星的轨迹,而是一片落叶的宿命吧。
再后来,悉达多成了摆渡人,最终河流让他抵达佛性终点,找到世界本源。
“我曾经从我的躯体和灵魂明白了,我的犯罪是必需的,我需要欲望,必须为财产而奋斗,必须历经厌恶和绝望的深渊,为的是学会不抗拒这种种,为的是学会去爱这世界,为的是学会不再把这世界与一种臆想的世界相比较,与一种想象的完美幻景相比较,而是接受这个世界,去爱它,为自己属于它而高兴。”
诚如所言,在想象中达不到佛性。只有去经历,去感悟,去爱,去恨,去经历世间的悲欢离合生死百态才能更爱这个世界,才能寻找到你行走在人世间的力量,才能最终达到灵魂上的归宿。
我时常仰望天空,也愈加被天空吸引。它的静谧无声,它的变幻莫测、它的包罗万象,它的多情无情。它的一切对我都充满诱惑,如此高深莫测如此触手可及。
有时候看久了就觉得我就是那片变幻莫测的云,我可以和周围的云一起变动,变幻出任意形状,我可以成为一切。
突然间,我感受不到周围的车水马龙,感觉不到世间的喜怒哀乐,感受不到世界的存在。或许天空就是世界的本身,而我就是世界的本身。
回过神来,我看着身边匆忙行走的路人,急速驶过的车辆,葱葱郁郁的树木…我听到一个心在跳动,扑通扑通,一下二下,一种破笼而出的渴望在我的身体跳动,肉体消失了,灵魂在世间行走…
我对每一个生灵微笑,对着嬉笑怒骂的情侣微笑,对着漆黑的夜空微笑,对着啼鸣的鸟兽微笑。
生命从来没有如此放松过,如此真实的属于我自己,又不被我所拥有。
蓦然间眼底擎满泪水,一种被生命力折服的情愫在悸动,一种未曾有过的表达欲在我心里头乱窜。
我知道,每种生命都有一种语言,它们都应该拥有表达的权力,而我只是世界的表达者。
当然,任何语言文字都只是世界的很小一部分,真理的对立面也是真理本身,甚至真理在表达出来时那一刻也许就不复存在。所以一切都需要我们自行体会,自行领悟。
我不想被贴上任何标签,更也不想定义世界。世界就是他本来是样子,我只想一个忠实的陈述者。
我想到深林里与鸟兽为伍,与朝露相伴。
我想到大海里与水滴跳舞,与众生相汇。
我想此刻,我最接近神。
读完此书后花了一点时间去了解了一下作者,赫尔·曼黑塞可以说是一个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家,同样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观察者。
作者一直在现实生活与美学世界之间摇摆,当然我认为大部分人皆如此,我们向往美好生活但同样又生处于现实之中。有时间会拜读黑塞先生的《荒原狼》与《彼得·卡门青》
本书讲述的故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名为悉达多的少年求道寻智的历程。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年轻是我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与追求,并向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前进着,即使遇到了阻拦也不顾一切。路途中或许会遇到一些开悟的长者,例如文中的乔达摩。但对于年轻的我们总是有着一颗过分孤傲的心,长者的教导很难于我们接受,因为我们有着自己的准则与信仰我们想按着自己的寄望活出自己的人生。
但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一些棱角被磨平,渐渐的融入了世俗社会之中,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自己所特有的特性。就如悉达多遇到伽摩拉一般,逐渐逐渐的融入繁华世俗之中,享受肉体上的欢愉。
终有一日一部分人无法忍受如此的自己,甚至嫌弃厌恶如此世俗庸俗的自己,让后思考者逃脱,应该说改变更合适一些。当然悉达多很幸运再自己脱离世俗的过程中遇到了自己的摆渡人,也是真正的一个摆渡人维耶德瓦,一个普普通通但却拥有着大智慧的凡人。一个通过观察开悟性之人。
文中也多次描写了悉达多与他的朋友侨文达,通过与朋友之间的对话与相处描写悉达多每个时期的变化。
当然我也并不能很好的抓住该文作者像表述的一切,以我个人之见我只将此文当作一个简单的故事。
或许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就是生命的真谛其实是融汇在普通而平凡的生活之中。体验生活,观察自然万事万物都有着其存在的意义而我们也都能从其中获取智慧。
当然自己并没有悉达多那样理想,自己很世俗,想要拥有世俗的一切享受。但并不觉得这样不对,当下即永恒,追求当下,不让自己悔恨即可。
最后节选作者的一句话做结束语:
Happiness is a how,not a what,A talent,not an object.
如果你向河里掷一块石头,它会按着最短的途径沉到河底。一旦悉达多有了一个目标、一个决心,情形也是如此。悉达多不做任何事情,他只是等待,只是思想,只是斋戒。但是就像石头穿过水沉到河底一样,他不做任何事,也不激励自己,就能穿过人世间各种的境遇。他被一种力量牵引着,任随自己向下沉。牵引着他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他的目标,因为他不会让任何与自己目标相悖的东西进入到心里。
思考的本质就是认识根源,只有通过思考,种种感觉才会变成知识,变成真实,开始成熟,不致迷失。
一个真正的探求者,如果真诚希望去找到一些东西,就不能接受任何教义。然而,一旦他已经找到了,他就能对每一条途径、每一个目标表示认可;一旦他找到了,就没有东西能把他与千千万万个生活在永恒之中并呼吸着神圣气息的人隔开。
悉达多只有一个目标——变得空无:没有渴望、意愿、梦想、快乐和悲哀——让“我”死掉。不再有“我”,体味空无心灵的平静,体味纯洁的思想,那就是他的目标。
人必须在自己的“我”中找到泉源,人必须保有这泉源。此外,一切都是虚假、迂回和错误。
那目标不是别的,而是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中灵魂的一种准备,一种容纳力,一种思考、感觉和呼吸万物圆融统一思想的秘技。
智慧是不能言传的。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想要把智慧讲给别人听,那些话一旦说出口来,反而会让人觉得很愚蠢。
大多数的人就像是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随风飘游、翻飞、荡漾,最后落到地上。有少数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循着固定的轨道运行,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那儿,在他们内心中,有他们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
“一个人在寻求的时候,”悉达多说,“往往只注意自己正在寻求的东西,结果发现不了任何东西,吸取不到任何东西。因为他一心想着自己正在寻求中的东西,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他已经执着在自己的目标上了。寻求的意思是设定一个目标;而发现的意思是自由、包容和不设立目标。
全是由于他从容安详的风度,他静若止水的神态。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寻求,看不到欲望,看不到刻意,没有任何努力的痕迹——有的只是光明与安详。
心境如此纯朴,如此清醒,如此关怀眼前遇到的一切,不带任何怀疑,就这样活在这世界上是美好而愉快的事。
人可以乞讨爱情,购买爱情,得到赠送的爱情,在街上邂逅爱情,但是却绝对偷不到爱情。
他开始爱一切东西,对他所看见的一切东西,他都充满了愉悦的爱。现在他明白了自己以前为什么那样不快,因为以前他不爱任何东西,不爱任何人。
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被自己的目标缠住了,每个人都忍受着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