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书名——《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记得当时一个人坐在火车站候车厅里等着检票,环顾四周全是面无表情的陌生人,那一刻孤独感油然而生,甚至有些顾影自怜。恰巧这本书映入我的眼帘,可想而知,我有多兴奋,那是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激动,仿佛找到了心灵导师。我付了钱接过书立马撕掉书皮外的塑料膜,当打开到扉页的时候,激动感荡然无存,剩下的只剩失落,因为满纸皆“哲学”。
对哲学,我本就心生畏惧。太过高深玄妙,而我浅薄的知识结构和储备根本难于去理解,以往对于这方面的书基本上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但这本书有点“歪打正着”的意思。因为带有对“哲学”的偏见,我起初的阅读并不顺利,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后来给自己定了个读书计划,才开始埋头硬啃。当你完全深入进去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之前的偏见是多肤浅。这本书非但不晦涩难懂,还燃起了我对哲学的一点点兴趣,至少从排斥变成了接受。
窃以为,这本书对于引发普通大众的哲学兴趣还是很有贡献的。
兴趣的前提在于入门的门槛低,而对于书籍的要求,这个低门槛可能就是语言的通俗易懂吧。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是一本有关“哲学”的散文集,每一篇文字都短小精悍,文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读起来毫不费力。而贯穿始终的内核是——追问。开篇从哲学起源说起,用一系列的疑问引发思考,世界究竟是什么?世界有没有开端?世界有没有边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当然这些争论不会有定论,只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或者有趣的假象对话来引导出一些我们在学生时代要求死记硬背的哲学原理和与之相悖的理论,并进一步引发我们的思考。第一章节《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开头和结尾分别引用了两个跟“天”有关的故事。以“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抬头仰望天上星象掉入路旁井中,被姑娘嘲笑”为开头,以中国的“杞人忧天”的故事结尾。“杞人忧天”中的“杞人”我们太熟悉不过了,这个“庸人自扰”的典型被笑话了几千年,而在作者的笔下,他却成了一位“哲学家”,因为他把眼光投向了天,思考宇宙起灭的道理,文章最后有一句颇有意思,“按照《列子》的记载,经过一位同情者的开导,杞人不再忧天了,咱们总是这样,哪里出了一个哲学家,就会有同情者去用常识开导他,把他拉扯回庸人的队伍里”。从本书后面的几篇文章来看,我认为作者是借“杞人”来反讽中国的实用主义,而这也正是作者提出的“中国为什么哲学家不多”的原因之一。
引发兴趣的第二步是“有趣”,书中介绍了几个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的生平故事,生动的语言将这一个个记忆中严肃的人物刻画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再一次改变了我对他们的成见。
“柏拉图”、“苏格拉底”这些大哲学家的名字耳熟能详,但是对于一个哲学小白来说,可能只知道他们的大名和零星的一些名言警句。这本书中,周国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古希腊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形象。苏格拉底长得很丑,到底丑成什么样?除了哲学家的名头,他还曾经参加过三次战役,他为什么会被判死刑?审讯场上又是如何轻蔑傲慢?还有那个跟亚历山大大帝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的第欧根尼,是“犬儒派哲学家”,犬儒派又是怎样的理念?还有他的毒舌令人叫绝,也算是毒舌界的始祖了吧。
周国平说:“那是哲学家的黄金时代,哲学家个个穷得像乞丐,傲得赛帝王。他们实际上是富有的,拥有千金难买的悠闲和智慧。”
这本书带给我的另一个改变是——对于“哲学”的新认识。
“哲学”,在学生时代,我认为是政治课本,枯燥无比,完全是不知其深意,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等初入社会告别课堂,觉得哲学终于离我远去,我只要好好工作奔着更好的生活而去,而生活似乎与哲学八竿子打不着。这些想法的产生又和周国平提到的哲学不实用价值以及中国的经世致用的传统观点有关系。可是现在我觉得“无聊”了,开始苦于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时,似乎是在警告我精神生活的匮乏。
周国平在书中反复提出的观点就是:“哲学本身就是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
“每个人需要哲学的程度,或者说与哲学之关系密切的程度,取决于他对精神生活看重的程度,大致分为三种情况:极少数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哲学本身就是生活方式;重视生活意义和精神生活的人,哲学是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之一;不关注精神生活、灵魂中没有问题的人,不需要哲学。”
哲学一词本义为“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稀里糊涂的活着,要活得明白。如何活得明白,就是不断追问,去思考。
人类所有智力活动的形式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而人的一生中好奇心最重的是孩童时代,如果家里有孩子的可以观察一下,是不是孩子有时候提的问题让你觉得莫名其妙而且难于回答,所以才会有本书叫《孩子是个哲学家》。随着长大,好奇心越来越少,这是因为好奇心有两大天敌:一个是习惯,我们对于一些事物见多了,习以为常了,就自以为懂了,其实哪里是懂了,不过是麻木罢了,真要你讲出其中的道理,就讲不出来了;好奇心的另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出于好奇心提的问题大多是无用的,但是关系到人的理性和灵魂,我们往往因为它们无用就认为它们没有意义,也不去追问了。
这本书我至少读了两遍,读完之后我对此前误会书名的想法感到羞愧。书名绝非我认为哗众取宠,或者是“标题党”的行为。书中的“孤独”是指向那些灵魂优秀的人。因为优秀,走在前面,能跟得上的人就很少,不被理解,也无法理解,自然是孤独了,但是精神足够富足的人,又能在这种孤独中发现更广阔的天地,譬如那些哲学家们。
如果把这本书当成哲学书来看,很多人可能觉得内容太浅薄,但是当作一本具有哲思精神的散文集来看,在引发普通大众的哲学兴趣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虽然书中很多文章提法和观点都有重复,但丝毫不会影响这本书的内在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