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在进行APP设计时,肯定时刻会提示自己不要忘记设计界面出错或无法正常显示等极端情况,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引起界面极端问题出现的本质-网络问题的设计。网络问题看起来很小,很多时候都是加载功能所提及的,但是当网络问题出现时,如何做好引导用户去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产品用户体验的关键。
关于这个网络问题的设计,要追溯到用户的一个任务流中,网络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出现在哪个位置?如何去引导解决...
一.网络问题发生在什么时候
当用户意识到有网络问题时,他肯定处于一条任务流中,为了完成某个目的而操作的.一般会出现在以下场景:
1.打开app自动连接
2.在当前页面请求额外的列表内容或刷新等需要连接
3.按钮触发其他页面信息需要连接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网络问题
常见网络问题的出现,主要有如下原因:
1.启动app时无网络
2.连接上网络但没有数据传送
3.网速慢
4.无法连接上网络
5.app使用时突然无网络
6.连接时间过长
当这些问题发生时,用户肯定会很烦恼,他会试着去想象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结果,然后再去解决。
三.针对网络问题常见的处理手法有哪些
1.局部提示
当用户在没网的情况下,也需要查看之前阅读过的内容时,这时就需要考虑“提示无网+不会干扰用户阅读”的设计了。一般在提示无网时,也会提醒用户无网会发生的一些原因。
优点是显示加载过的内容,方便用户离线阅读,且减少占用的阅读面积。
缺点是用户解决问题后无法及时获得反馈,需要用户等待app的自动刷新,比较被动。
2.整页提示
当触发新的页面内容时,请求新的内容需要网络,这时可以考虑使用整页提示这种设计形式。用这种形式可以直接地提示用户干什么,还有保证后续的完整阅读性。
优点是简洁直观的提示用户网络的原因,把直觉焦点都集中于此,有时还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
缺点是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网络改变时无明显的状态变化,要耐心等待。
3.模态提示
当正在处于某项任务中时(如阅读),出现网络状况,这时可考虑模态提示设计。这种设计需要考虑它的实际使用场景。
优点是有效的提示用户,及时的介入到用户原本的任务中。
缺点是提示时间有限,并不能长久提示,而且无法给予用户查看详情的入口。
四.教你如何最友好的处理网络问题
1.当在app操作过程中,用户正集中于某个任务页面时,出现网络问题,尽量用模态提示。这样不会干扰原来用户的操作行为,如阅读类,新闻类。
2.当需要触发加载新的内容时,且出现了网络问题,这时尽量采用整页提示。因为预加载的内容在这里完全没有,且已打断了用户原有的任务,所以后面引导用户是重点,如重新加载/关闭。对于整页提示中,可以多使用图案/卡通形象等,既能宣传也能更友好的提示用户。
3.对于实施交换数据的场景,如社交类,需及时提示,且尽量做些动态提示
4.在网络提示中,我们不仅要做好引导用户的下一步操作,还要帮助用户发现网络问题的原因所在,这点可参考PC端浏览器的网络提示。
5.在网络问题下,App尽量做到加载过的内容都展示给用户,设置缓存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