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创意写作——小说与剧本中的虚构与叙事》读书笔记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创意写作概述
第二节 成为作家的路径
1、树立坚定的理念,作家是可以炼成的。
2、用另一个视角看世界。
3、多重人格与无意识。
在创作过程中,无意识必须自由丰富地流动,按照需要打开所有的记忆宝藏,所有的情感、
事件、情景,还有储藏在记忆深处的人物与事件的密切联系;意识则必须在不妨碍无意识流动的情况下控制、联系、辨别这些素材。所有的事故都产生于无意识,那就那样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有时候只能是一点点模糊的端倪,有时候却是惊人的清晰;然后,经过意识的审视、精简、梳理和强化之后,再次返回到无意识中,所有的元素在做最后的综合。这样,反复来去,真正的故事才可以开始。
白日梦,是文学创作的第一基础。
无意识是在我们的记忆中穿行和想像的,记忆常常成为无意识的一条路径。
4、有技巧的阅读。
5、不停地写下去。
(1)固定时间,让写作成为习惯。 戒网,关掉网络。破除必须灵感的心理障碍。
很多人认为,写作是灵感的事,灵感来了才能写作,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或是一种借口。写作需要的是找个合适的时间,打开电脑,打开文档,甚至展开一张白纸。并且需要对抗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心理抗拒,需要对抗从心里不断冒出的这样那样想要离开这个地方的诸多借口,需要对时间见缝插针。一页一页写下去。
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是我们走向作家的重要环节。
(2)持之以恒的训练过程。
马克.吐温曾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锡匠学徒工会做上几年才成学艺,而律师、医生学习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更高,见效更慢,而我们有些人却梦想写上一天两天就能出书,就想名利双收,当作家,当文学家,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写作不要寄希望速成,要苦下功夫方可。
(3)挣脱理性认知的习惯。
大意,不要考虑什么主题,中心思想,不要事先预设故事的结果,这样会失去写故事的乐趣。
创作的理想状态是,让作者在天性中感性和理性相安共处。
第一稿要一气呵成;也不要和别人谈论你的故事。
(4)修改。 单调、空洞甚至无聊的废话是任何人在创作中都会有的正常现象,只有修改,才能使我们继续前进。
第二章 故事与虚构
第一节 什么是故事
一、故事的起源
故事是以一种令人着迷的形式存在着的。在我们人类生活的可视领域中,每天发生着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超越现实和想象的疆域,带给我们那么多的回忆和遐想,同时也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素材。
1、故事起源于现实人生。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用个人的生命在寻找着这种叙事的现实性和可能性,而且,人们往往不只是一个亲历者,这些现实人生中一桩桩一件件的故事,又常激起人们的创作冲动,成为作者选择和虚构小说的故事之源。
2、故事起源于历史文本。历史文本成为我们创作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3、故事起源于想象世界。
二、故事在小说中位置
小说是讲故事的,或者说小说是叙事故事的文学文本,作者构思或者创作小说,必须围绕按特定的叙事线条,通过讲述故事来完成。故事是小说的表述方式。
第二节 我们需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一、故事、叙事与叙述
故事是被作者所叙述的全部事件,存在于小说作品之外,它们或是来源于历史或者现实的故事,或者是来源于想象。
叙事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所叙述的故事事件,这些故事事件存在于小说作品之内,构成了小说中的故事内容。
叙述是作者叙述事故的行为,表现为作者选择故事的叙事态度,构思故事的虚构技艺,用语言文字叙述故事的文体技巧以及小说中所流露出的叙事话语等。
二、我们需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1、我们需要写具有叙事价值的故事。
2、满足读者阅读需要的故事。
人类依靠故事活着。故事让我们产生共鸣,故事让我们维持人际关系。
能够满足阅读需求的故事,一般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家庭秘密
(2)筹码高的目标。预期高的目标。
(3)无法预知的危险。危险同样是增强故事可读性的一条途径。
(4)无能为力。眼看着危险却无能为力也是吸引人注意力的一个手段。
(5)戏剧反讽。一个危险来临,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却混然不知。
3、能被驾驭的故事。能驾驭的故事不只是你熟悉的,而且也是你可以想象的,甚至是你能够搞明白的。
第三节 编写故事的技巧
一个小说作者,首先要有编写故事的技巧,一个不能编写故事的作者,永远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作者。
一、故事冲突
二、冲突到底是什么
冲突等于欲望与阻碍之和,也就是说,人的欲望与欲望受挫带来的阻碍构成小说的基本冲突。
1、冲突的定义:冲突指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利益等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斗争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既包括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又包括特定环境下人物自身的冲突。
冲突是作品构成情节的基础,也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这才是故事的核心机密。冲突的作用就在于迫使人物运动起来,强迫人物利用自身条件,以一种揭示他们自身性格特征的方式采取某种行动。
人以什么方式对待他们的麻烦是最能彰显人物性格的东西。行动就是性格。
2、冲突与非冲突
冲突是势均力敌的矛盾对立的双方统一体。冲突更多是生理需求、解决困难需求、危险安全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和心理层次方面的,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吵架。
所有冲突都是麻烦事,但并非所有的麻烦事都是冲突。
3、渴望和障碍。
为了制造那种用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冲突,必须拥有两个故事要素,一个是渴望,一个是障碍。
某人必须渴望得到某物,而为了满足这个渴望,你必须设置一个障碍等待你的人物去克服。(就是给你的主人公找麻烦,设置障碍。)
没有渴望,就没有冲突,也就没有故事。
渴望+障碍=冲突。
渴望和障碍必须同时存在,且双方都必须具有异常强大的力度。(就是说主人公面临得困难的力度越大越好,成功面临的困难越大,越需要主人公用更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聪明才智去克服。)
故事情节必须有人物自身的能量和决心来驱动,而不能任由作者驱使。作者首先要把渴望和障碍创造出来,然后让他们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1)极度渴望。
(2)障碍。作者设置的障碍是否足够强大的标准是,这个障碍必须是拼死也要抵挡甚至打消那个渴望的。
障碍的设置,一般有这么几种状况。
设置强大敌人(对手)。
设置竞争对手。
设置猪一样的队友。当愚蠢或者简单成为一种人物象征,除了加强故事的戏剧效果外,不断给主角制造麻烦便 成了猪一样的战友的一种常态使命。(就是这个队友经常惹麻烦)
设置利益、规则、理念的对立方。
(3)行动。行动是指人物在巨大渴望和阻碍面前采取的对策。人物具有极度的渴望,但现实又存在那么多的障碍,怎么办?人物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行动。
三、故事的方向:一波三折、每况愈下。文似看山不喜平。解决问题不要一帆风顺。
四、故事的要素。共情(共振)
(未完,请看 小说如何叙述一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