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涩时光

      读高中的时候,高二文理科会分一次班,高二升高三的时候会再分一次班,我从高二(3)班分到了高三(3)班。那时候学习氛围紧张,到了大半个学期我还未曾把班级中的同学认全,一心投入到学习当中。那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也还算可以,在班级中也算是稳居前几名的,尽管因为一些个人原因也时有起伏,但总体还不算太糟糕。

      高三学习的日子,虽然枯燥,但那时充满激情,紧张而不失活泼。记得每次考完试,几个要好的同学都会激烈地讨论这个题怎么做,那道题怎么样,争得是面红耳赤,不相上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在一个平淡无奇的下午,像往常一样,考完试的争论不休,上课铃响以后我来不及回到我的座位,老师已经到了讲台上,无奈之下我便坐在了前面第二排的座位,那时候老师管得不严,尤其是考试完放松讲题的课,老师们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同学们在下面奋笔疾书,仔细聆听。也许是偶然吧,我在抬头的瞬间,前排的姑娘就映入我的眼帘,谈不上清新脱俗,但就这一眼便藏在了心中二十多年。这样也就算与兰子相识了,暂且就让我这样说吧。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兰子(姑且就让我这样称呼她吧)。我不了解她,也没有勇气去了解她,或许在她眼中我只是一个班中平常的同学而已。

      转眼就到了过年,高三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在充满挑战又枯燥的学习气氛中过完了。我似乎淡忘了很多,每次在窗前我都会凝视远方,前排的姑娘偶尔也会映入眼帘,我不敢过多地去观察她,但也会时常去刻意地留意每一次她经过窗前的身影与笑声。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悄悄然地从身边溜走,马上就要高考了,同学们都忙着写纪念册,合影留念,互相交换照片以作纪念。我也不例外,和同学们相互留个电话或者其他的联系方式,也会相互留个单人照片,亦或者和几个同学一起在校园内拍一些合照。高考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同学们也逐渐地恢复往日的平静,该学习的学习,该打闹的打闹,但我的内心还是忐忑不安,总想但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和前排的姑娘要一张照片。或许是内心深处的驱动,我现在也记不清楚当时是什么样的事情又去坐在同学旁边,其实当时完全没有心思听课的,总是想着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找个合适的理由说上几句话,借机要一张照片。上课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是煎熬,自读书以来第一次有这种上课的感受,但是到了课间休息,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去搭话,就这样错过了一个又一个课间。或许是上天眷顾我吧,终于在一个午间休息聊天的时候我们前后排座位的相互聊了起来,甚是欢快!当时的我一直都在想以一个什么样的话题来要,内心就像一个小兔子似的,最后还是鼓起了勇气说了出来,但是很遗憾,照片已经送完了,不过后来还是答应我到时候去照相馆再去洗印几张后给我一张,就这样在焦急地等待中度过了一个星期,当兰子把照片递给我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但我不能表现出来,这张照片我至今还保存的好好的。

      高考在炎热的七月份开始了,我们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拼杀,各显神通,或许我们会败下阵来,但我们没有退路,要给寒窗苦读的自己一个交代,即使遍体鳞伤也无怨无悔。紧张的高考就这样过去了,大家都没有好好作个告别,收拾完东西就各自回家,过几天就再回来估分,然后再填写志愿。估分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是有点崩溃,当时还是实施标准分政策,不能偏科,考后一直觉得语文和数学发挥不好,可能会大大影响总分。在不安中填写了两个批次的志愿,也做好了再次补习一年的心理准备。等待分数出来的一段时间,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当时的心理状态。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还是出了意外。分数出来的那天,我一大早便赶过去了学校,尽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但由于填写的志愿批次学校分数较高,还是如愿地落榜了。那年,兰子也未能如愿,我们都未考取心中的大学。

      漫长的假期等待是在心理极度煎熬中度过的,有时彷徨,有对未来不确定的忧郁,总是在哪一个假期中充满着我的大脑。在一个寂静的晚上,我再也控制不住当时的情绪,不听话的泪水像潮水一样奔涌而出,哭得很伤心,我在那一刻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母亲在一旁不知所措地安慰着我。擦干眼泪,总还是要面对,我也决定再去复习一年。收拾好书本,背上行囊,再次踏进了高中的大门。我被分到了另一个理科补习班,见到了熟悉的面孔,心里是无比的坚定。都快到新生开学的时间了,也未能见到兰子的身影,我以为她可能不会来补习了,或者到别的学校去补习了,此时已无法描述内心的失落。也许是上天给我一次机会吧,一个午饭后的平淡时光,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从我身边传来。此时的我知道,她来补习了,而且和我是同一个班。我在疑惑自己的迟钝,怎么没有发现她呢?也不知,也不敢向同学问起兰子是何时来到学校的,一段时间的内心失落瞬间转化为喜悦。

      高四补习的时光,刚开始气氛有些压抑,但随着同学们的心结打开,终于雾开云散,学习生活才逐渐地步入正轨,周而复始,日出日落,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忙碌的缩影,都希望在这一年里有所进步,有奇迹发生。我默默地学习,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紧张地学习生活,使大家焦虑,当年正是《泰坦尼克号》电影上映,同学们都很期待能看,班主任老师就把家中的DVD放映机直接搬到教室中来,在那个周末的晚上,让我们大家大饱眼福,很是怀念那个时光。不知不觉到了高考报名的日子,我也下定了决心把名字改了。改名字有两个原因,一是可以按应届生报名,二是我的以后的人生之路要从头再开始。思来想去,就把名字改成单字“楠”,当时改成这个名字有这样的想法,“N”在南方的读音常与“L”混淆,这样就与兰子在读音上有重名的感觉,其次“楠”在字典中有坚韧之意。我知道这样改名字,将会伴随我的一生,但我愿意这样做,愿意时刻能够听到兰子的名字在我的耳边响起。就这样,我把从小到大,伴随我读书至高中的名字彻底改掉了。

      补习的一年,也是我内心成长的一年,经历过一次挫折,也痛定思痛,千禧年的高考,尽管没有完全发挥当时的水平,考试时还是有些紧张了,尤其是考试物理这一科时,出现了焦躁的情绪,但好在其他科目还算正常发挥。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在填写志愿时,为慎重起见,填写了一定能够被录取的大学,就这样我被录取了。我知道兰子考的并不理想,高考过后也未能碰见过她,也不知道她能够录取到哪里。在后来等待通知书的日子里,我一直焦虑不安,这种焦虑夹杂着复杂的情绪,我也说不清。

      漫长的假期结束了,我带着焦灼的心情踏上了远方的求学之路,一切未可知,尽管迷茫,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还是如愿地考取了,其实这期间的内心是恐慌的,不安的。经历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总算到了学校,报了名,领了被子、床单等生活必需品,大学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开学后的第一周便去昆明郊区的一个炮兵部队军训,那时对部队充满向往与好奇,满眼都是新鲜的。军训生活使我记忆犹新,现在想起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第一个中秋节也是在军营中度过的,第一次离家那么远,着实让我有想家的感觉,但那个时候通讯还不是很发达,只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

      军训完后的一周,就到了国庆节放假,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兰子当时读高中时留下的家里的电话,当时的我想着国庆节假期兰子有可能回家,即使不回家,也能从家人那里得知兰子的去向。不巧的是兰子没有在家,幸运的是兰子第二天就从学校回来了,当时的心情无法用言语去表达内心的激动。第二天,我还是拨通了兰子的电话,通话的瞬间,那时的内心我至今记忆犹新,简单的问候,然后互相了解了情况,各自留下了联系方式。那时候,联系主要还是靠书信,接下来的日子,书信往来。后来兰子又去了焦作读书一段时间,期间也通过几次电话,在焦作的时候,兰子还给我寄了一张当时在校园的照片,至今还保存着。

      毕业了,兰子去了余姚一家厂里上班,那个学期我的学习安排的非常的紧张,想在大学三年把学分修完,在大四的上半年以及暑假期间准备复习考研。早出晚归,忙碌到只有周末才能有时间休息,那段时间与兰子联系少了一些,但心中的牵挂也与日俱增。

      在大三、大四的那年,非典疫情肆虐,但在昆明像往常一样并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十月的国庆节之后,系里搞综合评分,我被推荐免试读研,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我综合排名全系第一,也仅有一个名额,当然这个名额也非我莫属了。当时的推荐只是校内名额,但后来系里的老师向南开大学作了推荐,又补充了一个名额。后来,我与导师通了电话,约定十月底前前往天津去面试。一路舟车劳顿,从遥远的大西南昆明乘坐T62次列车到达北京西站,再乘坐京津高铁到天津。尽管我是北方人,但十月份的天津已经冷得我瑟瑟发抖,还好我也准备了厚厚的棉服。下了车,到达学校后,安顿在学校大门口不远处的一家小旅馆内,我与同学便前往校园与前两届的师兄见面,聊一下第二天的面试的情况。虽未谋面,但师兄的热情让我和同学亲切地感受到了师兄就像久未谋面的兄长,聊得也非常的尽兴。第二天面试的也非常成功,,我与同学分别在两个导师门下,至此我与天津,与南开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逢喜事精神爽,返程的列车尽管与来时一样漫长,但丝毫未曾感受到旅途的煎熬,反而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回到学校,接下来的日子,也可以用无所事事来描述大四上学期的生活,在前三年我基本把学分已修完,也不用去上课,当时用来复习考研的资料和课程送给了另外一个同学。后来,系里教有机化学的老师推荐我去云南省烟草研究院去实习,去那里就像上班一样,每天早出晚归,忙碌而充实。                

          二00四年,我也即将毕业了,那个五一假期,我与兰子约定,要去余姚那里去看她。当时,也不知心里有多大的勇气,就是一个心思想去那里。我买了昆明到杭州的火车票,再从杭州转车到余姚,三十多个小时,根本不觉得疲劳,满心的期待,巴不得能插翅飞过去的急切心情。到了余姚,兰子去车站接我,然后坐公交车去她上班的地方,然后在对面附近的小旅馆安顿了下来。五一假期兰子并不放假,她白天上班,下了班后陪我去逛街,去看看余姚的每一处角落。那时的我,享受着那每一分每一秒与兰子在一起的时光。后来,兰子请了一天假,专门陪我到宁波去玩,逛了宁波的城隍庙,还有天一阁月湖景区,漫步在月湖边,我多希望时间过得慢些,再慢些。短短的几天假期,好像就在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我也要回校了,说实话当时满心的不舍。临走的时候,我与兰子约定,看假期的时候我能否到余姚去做假期工。我心里知道,此时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但还是要离开了。

      六月底,到了离校的时候,收拾好宿舍的东西,打包邮政寄回了家。我便回家待了几天,后来在淮北工作的表姐打电话让我去她那里一段时间,也因此没有去成余姚,对于这件事我一直后悔至今。

      要开学了,我又背上了行囊,到天津去报道。一切都没有太意外,但是研究生学习生活压力还是有点大,在大学期间,我的英语六级未过,在研一期间必须把英语六级考过了才行,否则拿不到学位证书。于是我与对门宿舍的一个兄弟,每天晚上都去自习室学习英语,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俩都顺利地把英语六级考过了。这期间,我向兰子所在的宿舍打了很多次电话,不是没有人接,就是一直占线中。后来,我终于打通了一次,同宿舍的同事告诉我,兰子已经搬出去住了,此刻的我知道,兰子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我把自己忙碌了起来,与同学约定每天去图书馆看文献,去实验室帮师兄或者师姐做实验,希望用这些冲淡自己内心的失落。尽管如此,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仍然极度神伤。我悔恨自己的懦弱和自卑。当时的我未曾明白,喜欢一个人,自己真的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当时还不能给她够好的未来。

      在我读研二的时候,兰子结婚了,这对我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本来就很消瘦的我,变得更加瘦弱。我把悲伤埋在心底,我知道已经无法改变。兰子把婚纱照发在了我的邮箱里,打开看到的,让我更加情绪低落,到后来我都没有勇气看完。在那一年里,我无法走出当时的心理失落。有一次,在我改写论文的时候,兰子突然给我打电话过来,接通的那一刻,兰子哭得泣不成声,那时我的心一下子就碎了,恨不得马上能到她身边。可现实,我不得不面对。后来的我试图用时间冲淡一切,忘掉以前所有的事情,用工作和忙碌, 或者其他来麻痹自己,可在我的内心深处仍然悲伤。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我如期地毕业了,在迷茫中去了北京工作。有时我也忍不住想念,偶尔也会在QQ上给兰子留言。在毕业后的许多年,我会时常做梦,总是梦见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地寻找兰子,但就是找不到她,每当我梦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总要用几天才能缓过来,尽管兰子不在我的身边,在遥远的他乡,但我真心地希望她能过得幸福一些,快乐一些,在我的内心深处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告诉自己。

        经过三年的北漂生活,始终找不到工作和生活的方向,后来还是选择了离开。来到了贵阳这个地方,但仍然是迷茫,环顾四周,无亲无故,工作和生活也还是两点一线,也没有太多的波澜。刚到贵阳一年,便有了去杭州学习的机会,去时一个月。说内心话,当时的我不是很想去,我怕去了那个地方会使我更加不能忘记那短暂的时光。但最终我还是说服了自己,勇敢地去面对。在杭州学习期间,在周末的时候,我还是主动联系了兰子,打算去余姚去看她。一别七年,当我再次见到她时,还是难掩心中的激动,看到她消瘦的脸庞,我内心也清楚,在这些年里也许还没有适应吧。相聚也匆匆,离别也匆匆。短暂的相聚时光,时间总过得那么快。离别时,我没有敢多回头,怕兰子看到我伤心的眼神。

      相见时难别亦难,上次与兰子相见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在前年国庆节的时候,期望能够见到兰子一面,也未能如愿。过年的时候,也与兰子相约,遗憾的是也未能达成。相隔千里,如果不是刻意想见的话,恐怕是一辈子都无法见到了。在今年过年的时候,我还是决定回老家一次,我知道兰子是要回去的,也希望能再一次见到她。与兰子相约,我是一直充满期待的。在约定的那天,我想应该还是紧张吧,从出门的那一刻,脑袋都一直是恍惚的。有人曾给我这样说过,真正喜欢一个人,自己的内心是自卑的,我还是不够自信,尽管经历了那么多年,我仍然如此。当我接到兰子的那一刻,心中有万千语言,一下子不知道从何开口,一路上聊了许多,其实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许这就是我一直想的不太自信的缘故把!聊了聊近况,就想听听她的唠叨,我默默地望着她,哪怕时间很短,都是一种幸福。在一起总觉得时间很短,离别也匆匆。送她回去到家,掉转车头我脚踩油门的那一刻,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不知道是伤心还是其他,我的泪水早已不听使唤,如泉水般涌了出来。

      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人生已度过四十多个春秋。有过喜悦,也有过失落,也有过彷徨,但牵挂的内心一直很坚定。就像父母兄弟一样,兰子与我而言,在我的内心深处,不只有喜欢,我想更多的还有亲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