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寻香:一碗梨汤的烟火长情

    五月的江淮,是被朦胧雨纱包围着的,也是浸着淡淡栀香的。漫步于青石阶上,撑一把油纸伞,望着雨雾中来往不绝的行人,嗅一丝雪梨汤的甜腻气息,是儿时最富有烟火气的,最心怡的生活。

    在烟雨江淮中的小院舀一勺温热的梨汤咽下,感受着口中漫过的清甜,亦是美好又令人怀念。还记得每至阴雨连绵时,我总会手脚冰凉,奶奶便握着我捧着梨汤的手,用掌心的余热暖着我的身体,也温暖着我的心田。可这份美好的回忆,却停滞在了8岁的那个盛夏。从没想过那张慈爱的笑脸会淡去,也从未想过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会失去温度。我不敢相信奶奶与我已然天人两隔,只是黑色棺木在烟雨中远去那刻,眼角的酸却再也藏不住,流淌在面颊上,滚落在衣襟里,湿答答的。

    伴随奶奶远去的,还有那碗蒸腾着热气的梨汤。无数次在梦中望见那搪瓷青碗中的梨块与衬色的红枣,却无法抓住。于是我开始了不懈的寻觅,寻那一份清甜,那一份烟火气息。

    拧开炉灶,揭开碗盖,放入雪白的梨块和些许清水,在蒸腾热气中却始终无法熬出如同奶奶炖的一般的清甜梨汤。舀出的梨块要么因为水少而发黄,要么因为水多而清淡无味,无奈摔下锅勺,扔下了厨艺书,回到房间。

    奶奶的房间是紧挨着我的。可些许几年过去,那张木制的床上早已积了层灰,往日鲜艳的红木也暗淡了光泽。我走进去,翻开那吱呀响的抽屉,映入眼帘的,是一部发黄的日记本。

    翻开扉页,一行行歪歪扭扭的笨拙字迹便呈现出来。“今天立夏啦,孙女怕手脚凉,要炖梨汤喔!”“今天孙女放假,回来看我了。”“孙女的头发又长咯,可以梳小辫子啦”……这些语句如同涓涓细流般淌进我的心里,我才了然,我炖的雪梨汤中,却缺乏的是老人的专注与爱。

    于是我又一次回到厨房,还是如原来一般的,炖着一碗梨汤,却没了之前的浮躁,而是花时间在细致的熬煮上,不再按照书上的方法,而是花时间回忆着奶奶的做法,花时间寻觅着那从前一般的烟火气。

    终于,瓦罐缝隙中溢出清香。我舀了一勺放入嘴中,细细品尝。梨汤的清香、奶奶的爱和独属于江淮的烟火气息好似被编织成了一张大网将我包围,我也终于找到了苦苦寻觅许久无果的烟火气。

    如今,每到五月梅雨,我的手中总有一碗自己熬就的梨汤,夹杂烟火气将我包围,我也将继续在时光中,坚守这份爱与烟火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