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芳华》之前,没有看影评,只是知道评价还挺不错的的。只是知道朋友圈有很多人晒过电影票,晒过那句经典的台词“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
看完电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芳华》,泪。
让我流下眼泪的有很多的场景:何小萍打着手电筒给父亲写信的时候,何小萍知道父亲去世的时候,何小萍被大家排挤嘲讽受委屈的时候,何峰被诬陷而下放在川滇边境只有何小萍一个人去送她的时候,何小萍不愿演出而被领导下放的时候,战争的时候,穗子知道喜欢的人有对象了的时候……
电影结束之后,和朋友讨论,还是止不住地流眼泪。想到更多的是自己的初中时期。
我出生在一个五六线城市的农村,是在镇里的初中念的书,那时候正赶上了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可以念初中。镇里只有这一所初中,每个村子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每一级有3个班,一个班有将近60个学生。初一和初二的时候并不分重点和非重点班,成绩好的不好的,爱学习的不爱学习的都在一个班。
和电影《芳华》里何小萍在文工团这个大集体里遭到大家的排挤和嘲笑一样,那时在我们学校,几乎每一个班都有那么几个被大家排挤和嘲笑的对象,有些甚至是没有来由的。
大概人从来就是被分为三六九等的吧,即使是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也许很多人都只是在评论别人的时候活在道德的高地,而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时候就暂时性的失忆,忘记了那些美好的标准。
班里有一个男生Q,长得高高的,瘦瘦的,看起来有些呆呆的,也不太爱说话。那时候我是班里的文科代表,会负责收作业本,每次他都不会按时交作业。每次走到他座位前催交作业,邻座的同学都会说些不礼貌的话来打趣他,有些也会说“他精神有问题,不要再让他交作业了”。
老师没有告诉过我他精神有问题。可是久而久之,我习惯了他不交作业,习惯了对他熟悉的那些同学说他精神有问题,习惯了他呆呆的反应迟钝,习惯了看见他经常被同学欺负……无论是被骂还是被打,我没有听见他还过嘴,也没有看见他还过手。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他的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
和他一样的,班里有一位高高瘦瘦的女生Z,除开她的头发是自然卷,我看不出她有什么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可是班上总有同学针对她,大概是因为她被欺负的时候会还嘴和人吵架,会还手和人撕扯,得罪了更多的人。有一两次被高年级的学生关在宿舍,用皮带抽打。
从那之后的好些天全班的女生都不愿意理她了,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女生们都不允许她坐在自己的那一桌,哪怕是可以做下十二个人的桌子,只坐了五个人。而平常的日子里,大家虽然不喜欢她,可是是会坐在一起吃饭的。看见我去打饭,她主动和我坐在一桌,这是不常见的事情,因为我和她走的并不近。我没有让她走开。那一段时间,她和我走的很近,和我说一些话。好像是可以抓住的唯一的稻草。
初三分班之后,我很少见到她。听人说她好像精神出了问题。可是在初中毕业之后,有一天我去赶集看见了她,一起走了很长的路,说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话语,直到分别的时候。我觉得她一切都很正常。
从此之后,我再没有见过她,也没有听见过她的消息。
班里还有另外一个女生L,个子不算很高,瘦瘦的,总是被人用各种脏话骂,男的女的都骂她,都打她。起初的时候,有些人说她精神有问题,后来她真的住进了精神院。退学之后,她来过一次学校。去了一楼的老师办公室,没有上二楼的教室。同学们却都很好奇,纷纷在走廊上围观。我看见,她还是穿着那件绿条纹的衣服,笑得很美。我看见,那个一直很强势爱欺负她的女生H走过去和她打招呼,很和谐。
我听见周围的同学在说:“她怎么了?”
“她真的疯了吗?”
“她不会在学校发疯吧?”
那一天终于没有人要欺负她了。
那个平时爱欺负她的女生H,其实也是被大家嘲笑的对象。不知道她患的什么病,她的头发落了很多,头顶秃了很多,所以每天她都把两侧的头发往中间梳,每天上课下课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能看见她在拨弄自己的头发。走过的男同学时常会打趣她,说些难听的话。她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人,必定会回嘴,然后就越骂越难听,有时候甚至打起来。
是的,在我的中学,好像没有男生以打女生为耻,好像很少见到绅士的男生。
我在微信上联系好友Y,我说看了《芳华》,想到初中,想到你,想到班里被大家欺负的那些人,想到疯了的L。
Y说,前些日子也想到了L,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Y说,初中的日子多亏了你们的陪伴,不然也许自己也会疯的。
Y是另外一个县的,小学的时候转学过来,和我一个班,那时候班上就有人欺负她。有人说她眼睛小,给她取各种难听的外号,下课的时候抓着一点点的问题就为难她,男同学拿泡泡糖粘在凳子上捉弄她,拿癞蛤蟆、狗爬蛇吓唬她。
上了初中之后,班里的同学仍旧欺负她。女生里玩得好的就我和其它两个。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的友谊对于她来说是那样的重要。
自己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都属于班里的尖子生,学习成绩排在前三位,以前从未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可是现在我突然庆幸。庆幸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同学们对于自己有了一份敬畏的心理,也不想去惹这样的好学生,不然我那矮矮胖胖的身材,小小的眼睛,柔弱胆小的性格,必定成为了大家嘲笑和排挤的对象。
在回忆过往的时候,我心里有愤怒,愤怒那时候的集体里满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尊重和排挤,直到后来我们长大成人,在微信群里,大家仍然是热热闹闹地谈论着去哪里吃饭喝酒唱K,说着谁又成为了大老板发了财,可是没有人提起那些曾经被嘲笑和排挤过的人,没有人关心她们现在过得怎么样,没有人觉得愧疚不安。
Y被拉进群之后没两天就退了群,我还默默地在群里潜水,就像以前默默在一旁看着有人被欺负一样。
大概我没有成为《芳华》里的何小萍在集体里被排挤,也没有成为刘峰,像个活雷锋一样,无私地帮助大家,帮助何小萍,而是有些像穗子,旁观着这一切。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多少人是何小萍,有时候并没有做错了什么就被没有来由地排挤,好像是犯过天大的罪过似的。要是犯了一点错,那更加要受到加倍的责罚。多少人是郝淑文,出身在有权有钱的家庭,哪怕即使犯了错误,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过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生活,谈个恋爱也能轻轻松松的门当户对,哪怕日后过着只有钱的有些寂寞的生活,可是人前总是风风光光。多少人是何峰,一个一心为善的人,一个被称为英雄的人,可是在落难的时候,落井下石的人却那么多,可是最后的结局却是好人并没有好报。多少人是穗子,好似平平淡淡,不冒尖,也不是最惨的,但是也有着自己的爱而不得,有着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都说电影《芳华》是冯小刚这样老一辈人的芳华,可是换个时代背景,又何尝不是我们年轻人的芳华呢?
人性呀,向来如此。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想,在这一辈子的生活中,文字里的那些失去了联系的同学们,我们还会再见面吗?会在日后的生活里得知一两点的消息吗?她们生活得还好吗?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
尽可能成为善良的人吧,做良善的小事吧,与人和善吧,虽然是那样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