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语文

      今天湖州一日行,聆听了大师们的三节课,肖培东老师的作文教学课《春天的美好姿态》让我发现作文教学中也有春天,有春天的诗意美好,有春天的惊喜希望;朱震国老师的阅读新授课《茶干》让我感受到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共鸣,围绕文本解读,教师的唱,学生的和,共奏一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协奏曲;朱亚芬老师的《爱莲说》,以字词为切入点,以朗读为线索,以读串讲,以知识讲授带动能力培养,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

      这三堂课,各具风采,各有性情。不论是肖特的循循善诱,还是朱震国老师的至情至性和朱玉芬老师的娓娓道来,课堂内容和形式不同,却都具有一个共同点――抓住了关键词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开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应该是始于语言文字,终于能力素养的教学。于细微处见真语文,我们需要提高文本解读能力,能力从何出来,也许语言文字正是打开文本世界的那把钥匙。我们需要有“咬文嚼字”的意识。

      朱震国老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文本内容时,将课文第8段中3个“就”字提出来,再平常不显眼的一个副词,一经挖掘,立即发散出耀眼的语言智慧。朱亚芬老师在解读《爱莲说》时独辟蹊径,引导学生展开对作者用“独”爱而不是“钟”爱,“怜”爱的讨论。由“独”爱的解读引申到对“独”这一字的涵义理解,并进而深入到作者写作此文的主旨情思,由点带线,由点及面,一节课由简到难,步步推进,学生收获的是扎实的基础和全面的能力。

      肖培东老师在《语文,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一文中引用钱梦龙先生的箴言“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于今日读来,金声仍玉振,让人醍醐灌顶。钱梦龙先生追求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的语文课。实现这种理想的途径只有一条,即“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我想,今天这三节课已经告诉我们了,教会学生读书,不妨在文本解读时多揣摩揣摩,揪住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多咀嚼多思考,基础的功夫下足了,课堂的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中那段和大拿一起回家的路》 打破婉婉花儿带头上吆! 满山满屲得羊群 死人沟中那一眼清泉 孕育了生灵叫做 虾 我...
    葬雪_bd9b阅读 231评论 0 2
  • 认识郭雪湖大师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48c479867e57阅读 120评论 0 1
  • 英孚家长: 您好! 孩子目前学习的内容为: 1.目标词汇: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EmilyJia阅读 232评论 0 0
  • 对于你来说,人品,态度,能力哪个更重要? 对于你来说,北京又有多少人情味? 1 十岁那年,我换了镇上最好的学校,一...
    霍小末阅读 1,248评论 7 8
  • 能力不行导致的成事风格是,但凡做成的事,都是机会放到嘴边了,然后用迅速的反应抓住。这种被动的成事风格,只能等着命运...
    帝王蟹脉阅读 24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