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丨倒计时31天,这里全城人要集中“放火”

image

这是城君原创的第1039个城市故事


在彝族的传说里,

从天降下的火教会了人类说话,

火被认为是文明的开端。

生活在凉山的彝族人,

把火视为生命和灵魂。

彝族有谚语:

image
image

他们有崇拜火的各种仪式,

其中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最盛大。

在凉山彝人心目中,

火把节相当于汉人的春节。

一踏入7月,

凉山州的人们盼着放火把节假期,

外地打工的彝人也盼着回家过节。

image

彝族向来有打火把驱虫的习俗,

后来结合彝族人与天斗与地斗的历史,

衍生出各种版本的传说。

image

不信你感受一下: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

久旱不雨,彝族人们饥肠辘辘。

天神没有体谅百姓疾苦,

派手下到人间催交粮租。

天神手下称,

谁能在摔跤中击败他就能免租。

为了保护乡亲,

彝族大力士惹地毫星决定迎战。

他俩在6月24决斗,

天神手下被地上的大力士一把摔死。

image

天神闻讯大怒,放出天虫祸害人间。

眼看庄稼就要毁于一旦,

大力士率领乡亲点燃火把,

驱赶天虫,保住了庄稼。

每年农历6月24日,

彝族人都要燃起火把祈祷丰收,

狂欢三天三夜。

image
image

馋嘴的小孩,

等着吃过节的砣砣肉,

爱美的姑娘,

盼望穿上新缝制的百褶长裙。

按彝家的规矩,

姑娘长到十五六岁,

就要将红白相间的童裙,

换成中间为红蓝的少女长裙,

戴上长银耳环和玛瑙坠子,

可以参加火把节的选美,

开始谈恋爱了。

image

一大早,凉山西昌市,

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

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火把节场地。

姑娘们人手撑一把黄色油伞,

向太阳与火致敬。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边跳边唱:

“年轻的姑娘小伙呀,

快快来过火把节,

今年不来此地耍,

明年啊,

成家出嫁走他方。”

image

在姑娘的歌声伴奏下,

小伙们在场地中央围成大圆圈,

开始展示自己的男子力,

摔跤比赛一轮接一轮。

彝族的摔跤不搞决赛。

只要战胜两个对手,当场奖红布一米。

看到哪个小伙子身上缠的红布最多,

你就知道谁最不好惹,谁力气最大。

image

夜幕降临,火把节的高潮出现了,

人们纷纷地燃篙杆火把,

通宵达旦地玩火

肆无忌惮地玩火,

几万人一起来玩火。

大人小孩扛着大火把在大街跑啊跳啊,

这时候所有的烦恼都一扫而空了。

当大街上广场上一堆堆篝火燃起,

大伙儿围成圆圈跳起舞,

素不相识的人突然间成了舞伴。

image

火把节又是彝族的情人节。

姑娘、小伙在节日里谈情说爱,

要是你桃花运旺,

说不定就被哪个姑娘看上了,

送你一把口弦做“定情信物”。

“朵乐荷,朵乐荷,

烧死猪牛羊马瘟,

烧死那吃庄稼的虫,

烧呀烧,烧呀烧。“

祝词一声高过一声,火花随风飞舞。

火焰照得大人小孩满脸通红,

照得吃奶的小孩停止吮吸,

好奇地张望着火光照亮的世界。

image

西昌市中心广场和马路,

暂时褪去现代化的冰冷外衣,

用熊熊的火光来回应原始的呼召。

明代四川状元杨升庵曾赞美:

image

简直把火把节写得出神入化。

image

汉人过春节有吃汤圆也有吃饺子,

各地彝族火把节也有各地的过法。

在云南禄丰,

人们装扮成黑、红、白脸的大刀队,

冲向山顶,相互挥刀拼杀狂舞。

在凉山阿布乃托,

大人小孩都去抓一只鸡,

不用刀剐,而是掐死除毛,

最后把鸡肉和荞粑丢进火堆里,

让它尽情燃烧,烧掉疾病,烧掉灾难。

image

火把节,不仅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白、纳西、哈尼、基诺等族也过这个节。

大理白族人举着火把走过,

相遇时会掏出一把松香粉,

朝对方的火把上撒去。

随着火焰里“膨”的一声,

晚辈向长辈送上祝福,

男女青年给意中人传情。

image

今年的彝族火把节,

将从8月5日开始。

没有多少传统的农耕习俗,

能够像火把节那样,

顽强地从玉米地烧到斑马线。

image

拿起原始的火把,

卸下都市人的忧虑和压力,

专注地跑啊跳啊喊啊笑啊,

像个原始人那样。

image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