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4日
刚在城里安顿下来,有很明显的三个感受。比以前更土了,比以前更容易饿了,垃圾收拾得更麻烦了。
和帅哥坐地铁去书店买韩国料理的书,目不转睛看着这些车厢里的城里人,不乏帅哥美女映入眼帘,土人咽咽口水,没等口水咽完,帅哥发话,老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就像是从乡下来的,我白了他一眼,我们有这么土吗?不比较不知道,这一比较,总觉得那么不入这大城市的味,最要命的是,土人还是精心打扮出来的,这,这,哎……,顿了顿,土人坚定地对帅哥说,咱们心灵美!
平时还觉得帅哥挺帅,可这进了城,这帅哥太多,咱家这个,土人已经彻底改口了,从此不叫帅哥,叫土哥了。土人问土哥,有个问题不明白,这大夏天的,小伙子姑娘们脑袋上都顶了个毛线帽子,是啥个意思?不怕热的长痱子?土哥答,这是fashion。哦,明白了,土哥,回家把你冬天的毛线帽子帮我找出来,咱也带!
两个人日子是自由了,但每天做饭确是让土人郁闷的事情,从前婆婆做饭没有感觉,总觉得容易,现在可好了,知道了不容易,费了半天的劲,做出来干巴巴的那么几个小菜,韩不韩,中不中的,更要命的是,等吃完饭,土哥可怜巴巴的说,老婆,饿啊。土人彻底是崩溃,老公,咱买肉吃去。可就是吃肉,还是觉得容易饿,这油水就真的这么少。和公婆在一起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家乡菜,吃的屁颠屁颠得,现在怎么脑子里总浮现出凉皮子,油条,豆浆的身影,想啊。
土人现在是明白了,为什么韩国人做饭总是小碟小碟的了,敢情是垃圾不好收拾,垃圾越多,因为买的垃圾袋也越多,钱花的也就越多。这下可好了,严重培养了土人勤简持家的品质,从开始准备做饭的时候就想着怎么样能产生更少的垃圾,能留的都留,能进嘴的就决不扔出去。
在新疆都是论公斤算,斤都忽略,水果,菜都论箱买,西瓜那都一个个麻袋抗,到了北京,论斤买,零头的两,还要和土人算计半天,土人也就忍了,没有想到,到了韩国,只听过水果按个买,没有想到这菜还有按照个数买的,辣椒3个多少钱,6个多少钱,胡萝卜两个多少钱,四个多少钱,要是在新疆,两三个辣椒都不好意思买,在这里,土人一次买上两个辣椒,绝对不会见到怪异的眼神,身板那叫一个直。
既然买的菜都是屈指可数,那么当然做的菜也必然是小碟小碟的,过去大盘吃饭,大碗吃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土人照着韩国料理书,一点一点的学习,还有了那么一点的意思,不多发现在饮食文化中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就是酱油,就有很多种,炒菜用的,做汤用的,芝麻,香油,胡椒粉用处多多。锅都是平锅,刚开始掌握不了水量的多少,总没有中国炒菜的尖底用的流畅,切菜的刀其实就是中国用的切苹果的小刀一般,看来这一切的做菜的流程都是为了菜小而少了。减少垃圾啊:)
每次吃饭,都争取全部吃饭,这食品垃圾要分开倒,能尽量吃到肚子里的就一定不要有扔垃圾的麻烦。生活垃圾倒是好处理,这吃剩饭,水果皮的垃圾总会引来飞虫不断,恼人的很,可什么垃圾什么时候倒都有规定,而且也要等着垃圾袋装满才好。土人花在上面的时间可真不少,难道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