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在求职的打工人来说
基本上绕不过面试
只要是面试大概率绕不过介绍自己环节
因此网上各种自我介绍的模板更是应接不暇
一分钟自我介绍模板,三分钟自我介绍框架,五分钟演讲逻辑大纲
这里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下:自我介绍,真的这么重要么?
思索三秒之后的结论是
确实蛮重要
为什么如此的重要呢?
本质上的逻辑是其实是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或者翻译成大白话“第一印象”
究其根本是因为人都具有感受性的动物,第一印象或者第一感觉对一般人来说是影响极大的,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说人话就是,第一印象足够好,更能信任对方,那彼此交往的期望值更大,成功概率也就更大
这个逻辑生活中也经常用:
比如:去相亲首先是看脸和气质
但是问题随之来了
相亲看脸会翻车,毕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
同样的逻辑回到求职面试中,特别好的自我介绍开场,也可能因为整体的面试表现不够好导致最后拜拜咯
这里就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第一印象这么好,最后还是失败了?
答案是:没有短时间构建陌生人对自己的信任
还是回到求职面试的案例:
良好的面试开场也好,完美的自我介绍也好,突出的整体表现也好
本质上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陌生面试官的信任
告诉对方自己是OK的,从而获得offer机会;
基于这个逻辑继续我们就可以聚焦到:
如何短时间构建陌生人对自己的信任感
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麦肯锡的信任公式:

公式看起来挺复杂的,读者朋友跟上我的思路,咱们挨个解析:
资质能力
翻译大白话:核心就两个字:专业
聚焦到咱们求职面试环节来说
自己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否了解清楚了,能不能用自己的理解说出来
相关工作的技能掌握的怎么样,过往有没有实际的工作结果是如何通过专业技能搞定的;
更有难度的点是否有自己对职业技能和方法的独到见解,甚至是新的理解和方法论输出
一直以来,对于职场人员最大的认可莫过于“专业”二字
比如张雪峰老师,考研选专业听他的绝对没错,为什么?因为他足够的专业
可靠性
翻译成大白话:也是两个字:靠谱
怎么做到靠谱就不赘述了,回归到咱们面试求职
刻意夸大自己过去的成就
精心准备自我介绍但是经不起推敲
过去经历中说话做事没有闭环,成功了讲不出原因,失败了也没有复盘反思
这些都是给人感觉不够靠谱
当然还有一个面试常见给人不靠谱的场景
比如:面试迟到了,无论是线下迟到,还是线上面试上线迟到,给人感觉都是不太靠谱
亲近程度
翻译成大白话就一句话:关系好不好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同时人性的本质也是更喜欢和自己趋同或者给自己感受更好的人
通常促进彼此的关系有以下几个方式:
交往频率
一个经常互动聊天的人和一个五年没有交往过的人同时求你帮忙,你会更愿意帮谁呢?
销售为什么要经常拜访客户,根本目的是为了成交,但是成交的前提是要信任,有了信任才有成交机会,交往的频率足够高,才有可能构建信任回到咱们面试求职环节,如果自己真的对公司意愿度较高(注意这个前提),可以增加和公司人员的互动频率
比如和HR的微信互动,和直属领导的互动等
但是肯定有人问了,要是我显得太主动最后谈offer被压价怎么办?
不要急,下个话题解答
交往内容
人与人沟通的内容对信任度构建也是影响颇大一个刚认识的人和你聊个人感情话题,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合时宜这其实就是与人交往尺度的把握
回到面试求职中,在自己对企业意向度的确不错的前提下,是可以增加和企业方的互动
比如多了解业务现状、团队情况、岗位核心痛点,针对性梳理自己匹配的部分等
让对方信任的点是你关注公司、业务、团队和职位;
如果聊的内容都是工资、福利、加班等问题,让对方不信任的可能就是你优先看钱而已
交往方式
过去三年很特殊的环境导致线上交往已经成为习惯
但是无论如何只有彼此见面聊过更有感觉
如果有机会,求职面试的过程中
请至少去一次公司现场,见见你未来要共事的同事,也体会一下未来要工作的环境
说到这里咱们暂停一下:
前面这三个都是构建陌生人快速信任感的方式,彼此的关系也要注意到
三块内容都做得非常出色,更有可能让对方信任
三块内容有一点出彩的部分,建立信任的可能性也更大
三块内容如果有减分项,其他部分做到再好也是差评
为什么呢?
请注意信任公式的专业、靠谱和亲近程度是彼此相乘的关系
自利程度
上面三块是做到了增加信任度,下面我们讲讲自利程度,这块做到越好,越难被信任
自利程度翻译大白话:自私程度
细说就是一个人越自私,越无法被信任
职场中当我们面对的对象,一切都是从自我利益出发考虑是很可怕的
继续回到咱们求职面试环节,现在能理解上一段沟通内容为何更少提及待遇这块了吧
毕竟考虑自己利益是求职者不用说企业方也知道的点
如果更加鲜明的暴露这个问题,那只是增加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度
网上有不少教求职者各种谈薪的方法、策略和套路
但是有多少人能顺利谈拢薪酬,多少人求职失败的的本质上逻辑是没弄明白的
结论
通过麦肯锡的信任公式,我们知道了构建陌生人信任的底层逻辑
求职面试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要这样做
首先,求职面试前提前复盘、梳理,准备好自己的案例和经验,一旦开始面试交流,用足够的专业能力打动对方,这是自己最可控的部分,毕竟要做到足够专业,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复盘就能行
其次,求面试过程中,输出的工作内容和问题回复尽量客观、真实;现场面试尽量提前到达公司,线上视频尽量提前上线;做到每次面试前对公司大致业务有所了解,能说出自己的理解供面试官参考;毕竟靠谱没有这么容易做到,尤其是陌生的交往和沟通,但是要被证明不够靠谱,是及其容易的,一切在于细节
然后,如果自己对企业方意向度真的挺不错,记得多互动,拉进彼此的心理距离,让企业方认可,让HR觉得你是真想成为“自己人”
最后,求职过程本质上是个人与企业方的博弈过程,更多为自己争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永远记住要想拿到自己想要的,首先是能给与对方他想要的,双赢的局面才是最好的结局
回到最初的话题:面试开场很重要么?
很重要
仅仅是开场很出彩
不足以完全建立信任
做到足够的专业
让对方觉得很靠谱
彼此关系不太差
而且你的所作所为也是从组织和个人双角度考虑
恭喜你,距离心仪的offer已经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