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性音乐的5个特征

要怎么,怎样【修行】,才能修到Dmitri Tymoczko这样的老师的【缘分】的到来?

书的封面,是麦比乌斯带,一种神奇的只有一个面的“环绕纸带”,如果虫子在那上面爬的话,可是极其神奇的……你自己想象一下。我喜欢如此的【几何学】的暗示。不过,还是先从简单的开始聊起吧。

Dmitri Tymoczko教授

1.联合的旋律上的运动。旋律从一个音符到另一个音符,按短距离趋向移动。

2.声学上的谐和性。谐和的和声偏向于不谐和的和声,趋向于在音乐稳定性的点上使用。

3.和声的一致性。在音乐的乐段中的和声,不论它们是什么,都趋向于在结构上互相类似。

4.有限的宏和声(macroharmony)。我使用了“宏和声”这个术语,来指那些在适度音乐时间跨度范围你听到的音符总集。调性音乐一般趋向于使用相当小的“宏和声”,通常是5到8个音符。

5.中心性。经由适度跨度的音乐时间范围,有一个音符听起来,要比其他音符更为突出显眼,(也即),经常出现,并充当了音乐运动的“目标”。

我的中心结论是,这5个特征要比我们直观上期望的那样要有更强的限制。例如,如果我们想结合联合旋律运动与和声一致性,那么我们就只有几个选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与声学上那种谐和的洪亮声音(acoustically consonant sonorities)相关。如果我们想结合那种带有有限的宏和声的和声一致性的话,我们就会被引导至非常类似的音阶集锦与调式上去。有人形容为,“过度确定”(overdetermined)。反正,只有一定量不多的结合这5个特征的方法。故而,作曲家必然使用相同的基本技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新媒体行业入互联网产品之后,把握各种产品成为了习惯,各种好的、奇的、精致的、令人懵逼的产品屡见不鲜。今天我在手机...
    刺桐小孩阅读 8,859评论 6 4
  • 初中三年每天骑车四趟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风里来雨里去虽然苦,但是年少不自知,还练了一手骑单车的技术。那时候每...
    方心未爱阅读 1,664评论 2 1
  • 今天我们学了《雾在哪里》的课文。里面写了,有一片雾它很调皮,他先把大海藏了起来,船只和蓝色的远方也都跟着不见了...
    韩梦荧阅读 1,683评论 0 0
  • 果然,小孩子都是一会儿吵架一会儿和好,苏娪和旻溪现在又在开心的聊天,一会儿,旻溪的外婆来找旻溪,旻溪很高兴的跟外婆...
    元气少女苏娪SY阅读 1,7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