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问一答中的,大道理!
——读上海古籍出版社《论语译注》
3 八佾第三
第三篇共26章,今天看看7-9章。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认为,君子是没有什么要争的,即使是争,也是在射艺方面!上场的时候互相作揖礼让,比完下场的时候还一起把酒言欢,争也是君子式的争。
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争来争去为名利是很“掉价”的事情;要争就争有素质有水平的东西,技能、知识比得过的人很好,如果是偏门偏道的像赌、打架斗殴,赢了也是无礼。
另外,赢要赢得光明正大,不骄不躁;输就输的心服口服,不妒忌不记恨,检视自己再接再厉。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就《诗经》里的话向孔子请教其含义,孔子先解答了表面的意思“所画的东西后面一定要是白色打底的”。子夏就引申问到“是不是要以礼为后盾”。这时,子夏的领悟力得到了孔子的夸赞,也说了对子贡同样的话:“始可与言《诗》已矣”。(1.15章)
由此可见,孔子和弟子之间的谈话不仅局限于解决一个问题,而是会延伸到道理相通的话题,这就像现在所说的“举一反三”一样。
我们在学习一门学科的时候,要把想象力打开,把视野扩大,边学习边思考不同学科之间相通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我们减小同时学习不同的学科有可能带来的知识混乱感觉。
譬如,我正在学习法语,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思考法语和英语、汉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帮助法语的吸收。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杞”是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遵循的是“夏礼”;武庚之乱后,武庚被杀,周室将殷之故地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了微子,国号“宋”,所以延的是“殷礼”。
孔子能述说夏代的礼,但是杞国已经延续多年,礼制有所丢失,不足以证明了;殷礼他也能讲,但是宋国也没有证明的能力。这都是因为典籍的散失,也没有人掌握流传下来。如果夏、殷两代的礼,典籍和传人都有的话,就可以证明了。
同样的,现在许多年轻朋友对老一辈口中的“规矩”十分不明白,认为是封建社会残留的不良产物。但我们要明白,一个有文化传承的民族、一个有历史可循的家族,它的子孙后辈心中的归属感、荣誉感是有很大差别的。
退一步来说,如果你实在无法理解民间的旧俗,那么你可以先把它看成是“仪式感”的需要,慢慢地你就会感受到当中带给你不可言说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