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舒明月老师《大师们的写作课》的一点感想

      这两天在读舒明月老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读完三分之一的“内容篇”,跳跃着翻篇到最后的“拓展篇”,玩耍着看完最后的正文。

        作者在最后章节提出“文艺到底有什么卵用”,然后,从两个问题入手展开阐述。

1. 消费文艺有什么用?

        简而言之,消费文艺可以舒缓情绪。作者回忆了课业负担相当重的日子,依然在两难的情形里去戏院听昆曲。在《牡丹亭》明艳辞采和动人故事里,在文人雅伎们摇曳多姿的声腔和身段、精美考究的服饰头面、辉煌灯光中,“我”放下无时无刻不紧绷的自己,跳出边界,从而获得舒展和释放。

2. 创造文艺有什么用?

       “哈哈哈~~~”,先容我大笑三声,这部分的论述相当迂回且有趣。

        首先以举例子的方式道出文艺创作的不易,指出“李白斗酒诗百篇”或者“倚马千言”只是孤例,绝大多数人的创作是缓慢而费力的,balabala~~~此处省略后面作者举的例子。

       然后,一言蔽之,“人类这个群体,对于创作文艺这回事,总体上有一种趋之若鹜、飞蛾扑火的非理性劲儿。”然后,一针见血的作者观点:一个人倘若发现自己拥有文艺的才华,应当将其视为不幸而非幸运。你从不能拥有才华,是才华将你用作容器。——简直不能太悲观了。那一室的馨香也与你无关,你不是那锦簇的花儿,你只是装花的器皿。

        接着,是高潮部分(我就忍着,不笑)。“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终于差不多整明白了 ”——作者就是这么简单直接地承接下一段。

       写到,人类的文艺和艺术能力相当孔雀绚烂的尾羽,雄孔雀拖着那又重又大的尾巴,不利于行且易陷于险,但这笨重的东西却能令它们在交配期获得异性的青睐。也就是说,这玩意虽不具备生存适应性优势,却具备性竞争优势。雌孔雀会被开得一尾好屏的雄性impress,因那是某类优越基因的外在表现。人类的文艺才华也一样,简言之,人性在此方面等同兽性,操控“艺术家”的自然力量,只是某些急于表达和传递的优越基因。一切都是为了物种的繁衍——这实在是太不文艺了。哈哈哈!这竟然是真相!

      最后,引用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里范柳原和白流苏恋爱时大篇幅的文艺腔对话佐证(恩,恋爱中的男女都是诗人),“其实,哪里仅仅是'生与死与离别'这样的大事不由我们自己做主呢?连你谈恋爱时说话的腔调,也是冥冥中由进化和基因支配”。

      全篇最后是点题的亮点:两年前我问一个老同学何以有勇气生娃。他回答,当我明白人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繁衍物种时,也就不再抵抗了。——他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通篇读完,酣畅淋漓,落到最后一字会心莞尔一笑,继尔如空山凝云,顽石初裂,头脑被霹雳劈开,与作者心神交汇,你写得如明白通透我也无言反驳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明确的目标,清晰的定位 大多数人,则是把自己等同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寻找工作及后续工作过程中,也将自己牢牢地锁...
    乐活雅阅读 622评论 2 2
  • 带着银铃般的笑声去与梦想汇合 (鱼儿原创欢迎转载) 立秋 痴痴地等待 秋的到来 迷恋那满地银杏 铺成的金光大道 迷...
    睡遍全世界阅读 339评论 0 1
  • 快乐生活 形象 沟通 互动 1. 其实西瓜不是水果的老大,苹果才是水果界真正的老大,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
    吉拉咯阅读 588评论 0 0
  • 宝宝, 妈妈刚刚想抱你到另一个地方,你感受到或者看到是妈妈,绵绵的叫了一声:妈妈,我内心深处很是柔软与美好。 妈妈...
    脚踏实地勇往直前阅读 1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