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却喜欢犯上作乱,这是基本不可能。不喜欢犯上作乱,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应该专心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悌,这是仁爱的根本!”
这一句是讲孝弟为立身之本。孔子认为,何止是立身,也是立国之本。在家当孝子和在国家当忠臣是一样的,孝顺父母的人,就会服从领导,不会犯上作乱,不会作乱也就天下太平了,孔子的逻辑。
“有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尊称有若,有子名若,字子有,他与卜商、言偃、颛孙师和曾参是一辈,都是孔门三期的学生。有若不但人老实,道德好,老师喜欢,还长得酷似孔子大概比孔子小三十三岁。孔子去世后,很怀念孔子,很多人就让有子假装成孔子的模样去参加讲座。
在《论语》里面除了孔子还有两人称为“子 ”一个就是“有子”,另一个就是“曾子”就是曾参。孔子剩下的弟子像颜回、子路、子贡在《论语》里都直呼其名。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却喜欢犯上作乱,这是基本不可能。这句话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你是善良的就怎么样都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男人有钱就变坏,我觉得不对,是本来这样的人就是要坏的,只不过通过有钱这个契机放大了这个点。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这句话跟上一句连起来一个人如果在家庭中可以做到很好,在工作岗位中,朋友同事相处中,也不会做出背信弃义的事,就像今天像的诚信。
“君子务本”什么是本,在有子看来就是孝悌,家庭伦理,一个人做到家庭伦理,本立而道生。就是追求一个目的,就是悟道。但是一天只想着我悟道,我追求高级精神,觉得别人很低级,却又违背了本立而道生。人最应该先把家庭经营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什么样意思呢?最简单的来讲,就是拿人当人。无论自己处于低谷、没钱没权要拿自己当人,别人有钱没钱要拿别人当人。拿别人不当人,是不仁。
但是做到谈何容易,人都有工具性,上班打工时候当工具,下班活出自我,能各站一半就很不错了。但现实生活中,拿别人不当人,也是常有的事。孔子讲“君子不器”就是别活成工具。
“有子”讲的人最重要的不是追求远大虚无的目标,把生活细节做好,你成为个好父亲,好母亲,做好自己的身份。以家治国,以此标准,逐渐理清社会的关系,才能成为优秀的人,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