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在孩子两岁之前的时候,宛如听话可爱的小天使,爱笑乖巧,但是当可怕的两岁即将来临,世界天翻地覆了。扔东西发脾气,动不动就说“不”来对抗家长。
在《可怕的两岁》这本书里说到这样一个词“可怕的两岁”,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进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
他们喜欢说不,喜欢搞破坏,喜欢用哭闹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而父母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打骂说教都没有什么作用,通常都是焦头烂额。
经历了女儿哭唧唧的温柔叛逆,本以为已经练就了“任他哼哼唧唧,我自岿然不动”。哪里知道儿子的叛逆期爆发的猝不及防也更加猛烈。他好奇心更重,屡禁不止的往马桶扔东西,大人做饭的时候他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关火,笑呵呵的把鱼缸里的小鱼抓出来,自己的专属小凳子似乎黏在了身上一样,到哪里都站到上面观察所有他想要拿的东西……每天三令五申告诉他有的东西很危险不能碰,可是人家依旧笑嘻嘻该干嘛干嘛。他的食物可以分享给任何人,但是玩具就完全不行。有人抢的话他会抱紧玩具,哪怕自己摔倒了也不松手。虽然我也明白孩子这样并没有错,但当对方家长指指点点,全然不说是自己孩子硬要拿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也会觉得有一些些尴尬。
《可怕的两岁》这本书中说到,让父母头疼极具挑战性的这个阶段,其实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不停地尝试和别人、和世界打交道 ,但他们不懂什么社会规则,所以就会让大人看起来莽撞又任性,而大人往往手足无措。
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三个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他们知道了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
儿子特别喜欢球,各种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球都喜欢,只要看见都表现的异常激动,手指着还要大声告诉你“球”。
也因此家里买了很多种球。有时候下楼玩的时候会戴着一个。别的小朋友想要玩的时候,他是拒绝给人家的。如果是比他大的孩子会直接动手抢,他也会紧紧抱在怀里。
但是,如果有小朋友用其他的玩具给他交换,正好他也想玩的时候,会痛痛快快的给人家。
刚开始遇见这种情况,尤其在别人家长标榜“要多给孩子灌输分享”的时候,我确实有一些尴尬,但是这本书中提到,孩子这种看似“自私”的做法,其实只是在努力分清自己和外界的关系。自己也就释然了。
强烈的好奇心
孩子爸爸工作的时候敲击键盘,儿子每次都会兴奋的跑过去,小手乱按,一边按还一边笑,估计他觉得很好玩吧?在想这什么东西能够发出这种声音。
有时候看见我们炒的辣椒,告诉他很辣小朋友不能吃,但是说教是没有用的。他自己用舌头碰一下就不会再要吃了。
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非常重,你不让他们接触,他们会通过哭闹或者趁着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尝试,索性就在安全范围内允许他们试一下,也就知道哪些事情是危险的绝对不可以做。
尚未社会化
这是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掌握社会交往中的规则,他们不明白也不懂得如何去和别人打交道。
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的时候,难免会因为同一个玩具同一本书或者同一个食物而争夺,那么大人告诉他们不能抢大家排队玩,或者你玩这个他玩另一个,一会再换回来,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用的。
并不是说因为孩子自私,也不能说家长没有教好孩子。而是他们还没有掌握这些规则,还不懂的分享和排队是什么意思。
那么,怎么做才能够让这个“可怕的两岁”变成“可爱的两岁”呢?
从一个全职的妈妈,转变为“兼职母亲”
妈妈从怀孕直到孩子学龄前的阶段,应该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到。但当孩子两岁的时候就不必事事亲为了,可以加大其他成员的参与度,让自己也休息一下。而且孩子的好奇心不断加重,可以尝试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个时候,也应该考虑把夫妻关系摆在第一位,夫妻两人的感情好了,孩子才能有更加温馨融洽的成长氛围。
做好跟孩子的沟通工作
大家都知道,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最好的早教,所以平时会尽可能多的跟孩子说话。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并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所以在对孩子发出一些指令的时候,最好做到语言简洁、具体,多用一些命令性的语句。
例如,让孩子刷牙,他可能只顾着玩,完全不在意你说了什么。我们往往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告诉他不刷牙对牙齿不好,要怎么做才对牙齿好……可是人家压根就没在听,或者听了也没有接受到重要的信息。
那这时候,告诉他:再玩五分钟,和妈妈一起刷牙,可能效果会更加好一些。
消除分离焦虑期
两岁以上的孩子对于安全感和亲密度的需求提高,他们会害怕爸爸妈妈突然不见了,有时候在玩也会用眼睛余光观察。
女儿两岁的时候,有一天我要和她爸爸去医院看生病的亲戚,之前就告诉她了可是到跟前她却不愿意和姥姥在家呆了。
姥姥说,不然你们就偷偷去吧?这样当然不行了。我慢慢告诉她,我和爸爸估计是去看生病的阿姨,需要两个小时,很快就回家了。
没有欺骗,说到做到,也消除了孩子的担忧,她也欣然应允了。
坚定自己的态度,让孩子知道行为界限
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还有背后的熊家长存在,一味顺从孩子并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圆桌派》中说到: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
智慧的爸爸妈妈要知道怎么引导孩子,坚定自己的态度,让孩子有所敬畏,知道自己的行为界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