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核心素养的区域活动思考

21年11月28日我们聆听了戈柔老师《提升幼儿核心素养的区域活动思考》的讲座,一看标题我们就会抓取到两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区域活动。

核心素养是指幼儿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表现。需要教师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确立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确定不同领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教育追求。

区域活动则包含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多种游戏活动:创造性游戏、区域游戏、专室游戏、户外游戏等都属于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如何利用区域活动提升幼儿核心素养确实是需要老师认真思考的。

人存在于环境中,环境影响着人的感受。因此区域环境需要能够激起幼儿积极正向的情绪、能够支持幼儿态度上的投入专注、环境要满足幼儿的需求、环境的创设需要有幼儿参与等等。

苗苗四班的环境创设以及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考虑了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从区域环境上来看,我们班的区域呈现以下特点:

[if !supportLists]1. [endif]动静分离,游戏时候互不干扰,支持幼儿专注游戏;

[if !supportLists]2. [endif]环境支持幼儿在行为上的探索,幼儿能通过操作墙面材料进行学习;

[if !supportLists]3. [endif]环境中展示了大量幼儿作品,创设过程有幼儿参与活动;

[if !supportLists]4. [endif]环境中展示幼儿活动照片,让幼儿有归属感;

[if !supportLists]5. [endif]环境美观,让人感到舒适。

从活动材料的投放来看,我们班的游戏材料有以下特点:

[if !supportLists]1. [endif]是幼儿感兴趣的,如:珍珠、轻土、扭扭棒;

[if !supportLists]2. [endif]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如:树枝、树叶、纸杯;

[if !supportLists]3. [endif]是低结构的,利于幼儿将不同材料进行组合,方便幼儿进行多种学习的。如:树叶可以进行拼贴,也可以进行排序;珍珠可以进行刺绣,也可以进行点数等等。

除了以上两个要点以外,教师的指导也很重要,用超轻黏土举例子,超轻黏土在小班,老师可能会引导孩子捏一捏、揉一揉,搓面条,但如果到了中班、大班,孩子还在用超轻黏土做这样的游戏,那对他们来说可能过于简单了,中大班的孩子更适宜将超轻黏土作为一种“介质”将不同材料进行连接、组合,比如和树枝泡沫进行组合,制作出小花;和纸袋、树干组合,做成纸袋娃娃等等。不仅更考验孩子的小肌肉发展,也更考验孩子的创作能力,因此教师心中有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从区域活动提升幼儿核心素养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教师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不同领域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方便教师从核心素养出发,考虑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考虑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适宜指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