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勤劳奋斗已经失去了意义?

因为2008、2015两波的棚改货币化彻底摧毁了勤劳致富的底层逻辑,现实的海浪已经淹没了曾经的所有道德高地。

决定一个人上限的不是聪明,不是勤劳,也不是智慧,而是出生。

你出生在北京上海,你就可以得到数百万数千万的财富,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中国最好的医疗资源。

你出生在省会,你也能得到数百万的财富,省内最好的教育资源,省内最好的医疗资源。

你出生在地级市,你可能只能得到一百万的财富。

你出生在县级市,你可能能得到数十万的财富。

你出生在乡镇,你可能得到二十万的财富。

你出生在农村,你可能得到数万的财富。

所以有人说,有些东西,你出生的时候有,那你就有,你出生的时候没有,那你就没有。

一个农村的孩子想要跟普通的上海北京的孩子出生的差距令人绝望。

一个农村人想要跟普通的北京人上海人享受一样的待遇,需要得到户口,需要买到房子,需要多少资源?

需要年轻时候的孜孜不倦的学习,需要工作之后勤俭的生活,这样持续四十年,才有微小机会跟普通的北京上海孩子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

勤劳?你勤勤劳劳一辈子也不可能跟北京上海的孩子享受一样的待遇。路,只有仅有的几条,一条是考公,一条是投机,一条是犯罪。

勤劳?已经有人否定了勤劳的价值。想要跨越阶级,要么考公,要么投机,要么犯罪。

勤劳肯定不行,勤劳一辈子不如出生在北京上海,这就是现实。比较好的消息是,很多穷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