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天”,更是每个家族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好孩子是每位父母的梦想,因此,许多父母用尽浑身解数,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自从有了小孙女后,每到晚上下班到家,不管有多累也不管心有多少委屈和烦恼,只要一看到孙女马上就心中充满欢喜,接过孙女抱一抱,亲一亲。也许是到了一定的年纪,自然生出的“护犊”之情吧!
昨天晚上,九点半了,我刚躺在床上,准备休息一下“疲惫不堪”的肉体,此时,爱人将孙女抱到我的房间 ,让我陪一会孩子,(孙女一般晚上10点睡觉),我欢喜的接过孩子。
这时孙女打了一个哈欠,好像是打哈欠会传染,我也跟着来了一个。然后,我们就开始“对话”,孙女不停的和我“啊啊啊……”说着,我们“说”的可开心了。
说了大约3分钟,孙女又打了一个哈欠,我故意张大了嘴巴,打了一个长哈欠,并发出啊、啊……的声音。此时孙女看着我的脸,皱起了眉头,嘴唇一包一包的露出了“委屈”的表情,突然,孙女大哭起来,泪珠像断线的珠子,纷纷落下,并且哭得非常“伤心”,(孙女平时很少哭,即便哭基本没有什么泪水) 。我想,可能是孙女看到我张着嘴巴“非常伤心”的“哭”的缘故,她也难过的哭起来了。
这只是一个仅仅百天的孩子,竟能读懂大人的“心”,不由得令我窃喜。虽然孩子还很小,不会说话,但是,她的心则是和大人相通的,也许大人不了解她,可她却能知道大人的“意思”。(据说孩子越小,心灵越纯,此时的心性可以通天。可是,大人就没有这个能力了,大人的心性严重的受到了污染,也就不可能通天了。)老子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也就是说:大人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天真无邪无欲无求的婴儿一样吗?洗涤内心的杂念 ,能做到没有瑕疵吗?显然大人是做不到的。
现实中,许多家长认为一个“毛孩子”懂什么,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于是乎,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许多(特别是农村)年轻的父母打着为了孩子未来的旗号,外出打工走了,把很小的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
这种“摧残”对于孩子来说,不亚于失去亲人的伤痛,这是第一次“伤害”。有些爷奶年岁大了,身体不好,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四次,感觉力不从心又非常麻烦,干脆把很小的孩子送到了封闭学校,这是第二次“伤害”。第一次爸妈把孩子留给爷奶是第一次被“抛弃”(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就是这样认为的),后又被送到封闭学校是第二次被“抛弃”。这给孩子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自卑”的种子,这颗种子相当于一颗“定时炸弹”。从此,许多孩子收起笑脸,“关闭”了与大人相互沟通的“心门”。
久而久之孩子心灵所受的“伤害”,无处诉说,负面情绪无处宣泄,最终都会变成毒素积存体内,慢慢的孩子的性格、心性逐渐发生了变化。等孩子长到12或13岁以后,家长突然发现,已经管不了孩子了。有“砖家”说:这是孩子到了“叛逆期”了,让许多人内心得到了“安慰”,本人以为这是“一叶障目”只看到了表像,而忽视了本质问题。
孩子在所谓的“叛逆期”之前往往会表现出以下症状:
孤僻,不合人群,胆小怕事,很少与人交流。
在课堂上,表现出心里不安,吮指头,捏衣角,咬指甲,挖鼻孔,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老师提问题,不敢回答,要么声音很小,自卑心很重等。
等到了12或13岁后,孩子则表现出这样的症状:
内心空虚 ,无所事事,表情冷漠、眼光呆滞,少言寡语;或者呈现另一种情况,性格暴躁 、易怒、烦躁不安、坐不住,一刻也静不下来,做小动作,搞恶作剧,不听老师的话,专和老师较劲,甚至打架。
在家里,喜欢玩游戏,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家长喊不理不睬。如果家长不让玩,就和家长对吵,要么摔门而出,离家出走,要么以自杀、跳楼等相威胁!甚至,有的直接造成非常严重的悲剧。
到了这个时候,老师无奈,家长无招。
最后,学校似乎找到了“亡羊补牢”的“灵丹妙药”——让家长来陪读,基本上作用不大。
古人相信“因果报应”,现在许多人不信了,认为是迷信,其实这是科学,一点都不假,有果必有因。那些有所谓“叛逆期”的孩子,透视出了家长存在很多问题。孩子是一面镜子,孩子有问题,家长一定有问题。孩子是复印件,家长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复印件有问题,只能从原件上找原因。
以上孩子出现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孩子小时没有获得足够爱缺乏安全感。孩子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有爱好,有烦恼,有心灵的需求,需要爸妈的呵护,需要亲子的沟通交流,需要妈妈温暖的怀抱,更需要爸爸宽阔的肩膀,一句话——孩子需要爸妈经常的用心陪伴。
可是,等孩子需要爸妈的时候,你去哪里了,教育是有“时效性”的,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你缺位了,那怎么会没有“报应”呢?
真是无知者无畏呀!……
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你辛辛苦苦挣了一辈子的钱,不够一个不挣气的孩子的一次“豪赌”呢!
禁烟功臣林则徐说:“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易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徒增其过。”
为了实现每位父母的美好愿望——孩子成人成才,请千万不要把孩子当“孩子”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