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向家长做问卷调查,问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想,大部分家长都会在“有爱心”一栏上打对勾。自己的孩子,在家千娇万惯,到了学校,一定希望老师能如自己一样包容孩子的错误,如自己一样呵护孩子的心灵。
什么是爱呢?《圣经.哥林多前书》中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或许你会说:“太难了,我做不到。”确实,要求我们凡夫俗子如禅师一般胸怀博大,是过于困难了。但我们至少可以在自己心中高悬一盏“爱”的明灯,让它尽可能的照亮学生稚嫩的心灵。
我想起了上周的一件事。
上周周清,王舒月又没过。周五下午第三节,我特意跑到教室,对他说:“舒月,放学后到我办公室写练习册,我等你!”他可怜巴巴地说:“老师,我下周一再交行吗?”“不行!”我严肃的说,“我从周三就开始催你写了,你到周五都没完成,必须周清!我在办公室等你!”
放学后,我一直等到五点,校园里已经没有学生了,也没有见到他的影子。我气极了,心想:“竟敢放我的鸽子,周一非让班主任处理你不可!”
这个周末,我一直都在纠结: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班主任呢?如果向班主任告状的话,班主任肯定会狠批他一顿,说不定还会惊动家长,家长一定也不会放过他的。这样或许他以后不敢不交作业了,但他心中对老师,对学校的喜爱一定会减少的。他本来就不爱学习,曾想过退学,如果因此而执意退学, 从此沦落社会,我岂不断送了他一生的幸福?
想到这儿,我心中一惊:不,这不是我的本意!不管学生成绩如何,我都希望他能顺利度过初中三年,不至于沦落社会,无事生非。
可是,如果我对此事装聋作哑 、不闻不问的话,岂不纵容了他的错误吗?
周一上午第三节是我的语文课,我早早去到教室,他正在抄作业。我弯下腰,俯在他耳边小声说:“舒月,上周五下午我一直在办公室等你到五点。我回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了。”他的脸腾地红了,不好意思的说:“老师,我本来想回到家马上给你打电话的,可我一回家妈妈就带我出去了。”
“哦。你走的时候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
“我……我怕你不让我走!”他嗫嚅着。
“那,以后……”
“老师,没有以后了!我保证,以后我一定按时完成作业!”
我笑了,看到我的笑容,他也笑了。
正如谢云老师在《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中所说,我们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是成长和发展中的孩子,他们的是非观念正在形成,行为意识尚不稳定,出状况、犯错误再正常不过。他们犯了错误后大多会后悔,希望得到宽恕和谅解。这时,如果我们对他的过错一味计较指责,不但会令他反感,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使他一错再错。反之,如果我们能用一颗爱心去宽容他们,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他可能会幡然悔过、改过自新。
带着一颗爱心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吧,因为,爱可以改变一切,征服一切,无论人心还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