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妈妈一起到蠡园游玩,秋风微凉,虽已入秋,仍有荷花如少女立于些许枯黄的荷叶之上。阳光甚好,本以为向日葵会绽放,谁知时日未到,只见几朵零星地朝着阳光摇曳身姿,在一片绿叶中倒也显得耀眼。妈妈穿了香芋色的上衣,白色的裤子,早上出来前特地给她画了淡妆,气色心情都不错。一路上走走停停地拍了很多照片,她哼着小曲儿,满是开心。因为是周一,游人不多,大多数是老年人,我们在石头上坐着休息的时候,旁边来了一群老头老太,大概都是退休了的同事之类,见到他们谈笑风声,一会儿一起拍照,一会儿分享哈密瓜,妈妈特别羡慕,她说:“我老了要是能有两三个这样的老友一起出来玩就好啦。”
妈妈年轻时候就离开老家跟着爸爸到无锡来打拼,一直以做小生意为生,交友范围较小,而且也大多数是外地人,来来去去,到现在仍然留在此地的人并不多。加上最近搬了新家,对周围的人也不熟悉,生活倒是优越起来了,但精神上却是缺乏了些许寄托。因此,总是盼着晚上我们能回家吃个饭,陪她散个步,前段时间我觉得这么大的人还希望孩子陪,没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也没啥特殊的爱好,好不独立啊,我甚至把回家吃饭当成了负担。
** 我理想中的妈妈,多才多艺,有自己的爱好比如画画、跳舞唱歌、读书写字等,有自己的一群老友,经常一起聚会游玩,化着较好的妆容,保持着年轻的体态。显然我的妈妈还差得远。**她每天只是在家烧饭做菜洗衣服,最多的活动是散步,最大的娱乐是在手机上玩斗地主和看电视剧,从来都不化妆,而且因为我的爸爸特别晕车哪里都不能去,没有爸爸的陪同和允许,妈妈基本也没有去过哪里游玩。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喜欢这样的妈妈。
可是越长越大,越来越发现,没有谁的妈妈是理想的,但每个人的妈妈都是独一无二的。她也曾经是大队书记的女儿,穿着的确良的衬衫和红杨纱布裙子,读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她是村上唯一一个上了高中的女孩,后来通过自己努力考上了护士和幼师。可是因为生活所迫,23、4岁就背井离乡,和爸爸一起出外闯荡。那些年,她凌晨4点去常熟批发衣服被小流氓把眼角打出了血;她坐夜里两点的绿皮车去南京,挑着两担雨花石回来卖;爷爷奶奶重男轻女,为了生个男孩,她怀着孩子东躲西藏,曾经流产3次,引产1次;她一个人怀着7个月的弟弟,在出租房里用煤球炉给七岁的我做早饭,教我拼音、算术。那时候起早贪黑,所有的生活目标就是活下去,能让我和弟弟上得起学,哪有什么时间培养所谓的兴趣爱好啊。我记得小时候最初住在狭窄的出租房里,我们三个人挤一张床,午后休息的时候妈妈会拿一只旧的收音机听单田芳的评书,这就是她当时所有的娱乐活动吧。后来有了电视机,晚上空出来就会看一两集电视剧,倒也是增添了很多乐趣,解了一天的乏。
直到我上了大学,家里的条件才慢慢好起来。再后来我顺利工作了,弟弟也顺利上了大学,妈妈就彻底闲了下来,仿佛除了做家务,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干了。就这样妈妈过了一段家庭主妇的日子,看她一个人在家挺无聊的,曾经带她去老年合唱团,没去几次她就不去了,说跟不上班。也因为考虑到她在家没事儿干,给她买了书,也没有看,不爱看书不爱写字。然而每次我一打电话说,好想吃藕饼,好想吃饺子,她就特别开心,然后晚上到家就能看到热腾腾的饺子和黄灿灿的藕饼。有时候她买菜路过我家里,就会自己去收拾一番,晚上我们到家就看到厨房里铺着她刚买的新地毯。她把家里收拾得紧紧有条,看看电视做做家务,似乎也没我想得那么无聊。于是我能做的只是每天回家陪她吃饭,散步,聊天。周末的时候陪她去公园逛逛,那一刻她似乎变成了一个孩子,能有我们的陪伴就很开心。
生活没有给我一个理想的母亲,倒是让我更理解一个母亲原本的样子。
** 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帮我带孩子,幸好马上我的宝宝就要出生了,她又可以满血复活过上忙碌的生活了,而那些琴棋书画的爱好,对于妈妈来说,是完全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