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人民日报登了一则消息,几乎咬牙切齿的痛陈房价之弊。文中算了一笔账,说北京的房价已经到达了均价1600元至1900元每平方之高,要是买个两居室,节衣缩食也要100年,呼吁国家必须拟法控制房价。如今30年过去了,房价依然一路高歌,就我所在的杭州市而言,房屋均价爬上三万,而刚公布的2018年浙江省职工平均工资是年65898元,一套250万的房子,不吃不喝要37年。住房问题仍然是社会头痛的问题。
我好奇的是,在30年前大家还都相信报纸的时候,因为多少人看了那篇报道而拖延了买房的时间呢?
涉及到钱的时候,大部分人基本是聪明的,无论报纸怎么说,大部分城里人基本早早买了房,不仅买了,还买了多套。所以说,报纸中出现的节衣缩食100年才买得起房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北京户口的人只要不是脑子太轴20年间哪个不是有了好几套房?房地产不知带动了多少千万富翁。
如今要买房的多是从乡村进入城市的农民,他们顶着农民工的帽子,渴望着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他们发现原本铁板一块的户籍制度如今再也不是阻挡他们进城脚步的主要障碍。比如杭州最近出台的户籍相关规定,只要大专以上学历,在杭州交满一年社保就可以入户,只不过如果在杭州没有房子,户口也只能落个集体户,那么以杭州的教育现状,集体户和学区基本上就告别了。于是,拥有房产成为了农民工安家城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房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房产不仅仅只有使用价值。对于一个家庭,房产被赋予的意义太多,简直到了牵一发二能动全身的地位。有了房子就有了户口,有了户口就可以解决上学,能够当地退休,解决养老和医疗,房子可以作为抵押,也可以保值增值,30年间股票几起几落,P2P来了又走,只有房子一直稳固保持着房价上涨的态势。
每个人都明白房子背后的意义,每个人都明白房子不仅仅是用来住的。我们国家至今也没有解决城乡二元制的问题,不同的城市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区差异。从一个地方流入另一个地方的人群,如果要获得该城市的真正待遇,房子是唯一的通行证。只有有了房子,才能让人感到终于能在城里活的像个人样的感觉。这就不难理解人人宁愿堵上后半辈子的幸福,也要在自己喜欢的城市弄套房子的原因。这年头似乎什么都是虚的,只有房子是最牢靠的保障。
30年已经足够把一个理念深深植入这代人的头脑中,狂欢的喜宴似乎永远不会落幕。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世界上总是无新鲜事,幸好大多数人只能活个几十年。
但是房子会不会如马云所说几年后就廉价如葱?
近期观察楼市的人们也已经发现,三四线城市的高房价似乎难以为继,其实道理很简单,没有户口、学区、医疗、养老等福利的加持,房产也只是一堆水泥。
而大城市呢,只要捆绑在房子上面的附加价值没有剔除,廉价如葱还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当教育改革,社保改革,户籍改革进一步深化,城市的福利逐渐从房产上剥离下来的时候,当城乡二元化的鸿沟越缩越小的时候,大城市的房产也将逐渐回归到理性的阶段。
但是,我们不能不有另一种担忧,如果我们遇到了经济的困难,改革的滞后,汇率的崩溃或者一切的黑天鹅,灰犀牛。房产将在吸干所有的人的财富后,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其水泥的本质,而那时候,即便房子回到2000元一平方的均价,你发现你手上的购买力仍无法去买下这个水泥盒子。
从现在向前数30年,那时候的人们最热衷的是练气功,庞中华才出了第一本《字帖》,马云还在杭州电子工业学校教书,邓丽君还在开演唱会,如今,天翻地覆。灿烂鼎盛的早已散去,不闻一名的叱咤风云,谁知再过个30年世界又是如何?谁又能笃定风云不变,山川不改呢?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数着手里的钱过日子的人如刻舟求剑。我不是预言家,无法知道以后到底会怎样,但是我只能说,无论房子对你是什么样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永远大于那块钢筋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