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温习动线设计,不要把动线设计想得过于复杂

如何通过动线设计,来刺激我们的顾客下单呢?

先来设想一下顾客进店后的动线,可能有这么两种情景:

一种是他有非常明确的需求,比如说要进去买管牙膏,买完就走;

还有一种是随机进店,并不是一定要买什么,随便逛逛,看看有什么可以买的东西。

这两种场景会出现什么结果?很有可能是,一种只买了满足需求的商品,还有一种是在入口处随便看了看,就转身出去了。

你看,要买牙膏的顾客,反正都已经进店了,怎么让他顺带再买点别的?而随便看看的顾客,能不能让他们多逛一逛,刺激他们购物欲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店铺会做复杂的动线设计,比如把出口设计的非常隐蔽,让顾客很难找到,或者规定了唯一的动线,逛完全店才能出去,来达到让顾客多逛一会儿的目的。

这些方式其实都是在挑战顾客的耐心,生硬地把他留在这里,很大程度上会引起顾客的反感,不仅不会促进购买,甚至顾客下次就不来了。

那应该怎么办?

这里的核心解法是,通过一些布局设计,吸引顾客的视线,用视线流向牵引着顾客往前走,让他们有机会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商品。

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响顾客的视觉体验,来降低顾客的购买决策难度,达成即时购买。也就是说,用视觉体验,来争夺顾客看到商品后的两秒决策权。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在入口处、端架、货架,这三个顾客会“拐弯”的关键地方,来设计视觉点。

下面咱们一个个来说——

1. 入口处要一眼吸睛

先来说入口处。顾客第一眼看到我们店铺的时候,看的就是入口处。所以大家的惯常做法,就是在入口处陈列一面促销墙。

既然是叫促销墙,那是不是得陈列那些低价促销、卖得快的商品呢?所以很多线下商超在促销墙陈列的,有两类商品,一类是最好卖的商品,为了让顾客多多下单,但这会导致在门口挤一堆人,买完就走了,不会再进店;另外一类就是放店里卖不出去的商品,这是要让顾客更直接能看到这个商品,认为只要看到了,就会有销售量,但这种商品往往不吸引顾客,顾客可能因此都不会进店,更不要说购买了。

按照这种做法,我们可就真浪费了这面墙了。其实,是促销墙这个叫法误导了大家。在我看来,促销墙最重要的作用,不是促销,而是吸睛,眼睛的睛。也就是作为门店的第一张名片,让顾客一眼看到就想进店,就想下单。

好,那如何才能设计一面能吸睛的促销墙呢?我们主要抓住的设计点,是颜色,这是最能调动起顾客视觉感知的方式。比如你可以运用渐变色、撞色、彩虹色或者单色系。因为这几种颜色,最能呈现视觉冲击力。

我来举两个例子,你可能会更加清楚。有一家叫调色师的化妆品店,用不同颜色的美妆蛋做成了一面促销墙,顾客远远望过去,就会好奇那个地方是什么东西,然后被吸引进店(附图一)。

还有一些快消品牌,为了提升在货架上的吸引力,大多颜色也很显眼,我们也可以把这些颜色多样的商品找出来,按彩虹色系整齐排列起来,能够提升顾客的进店率,还能够激发顾客拿起手机拍照。如果说碰到爱分享的顾客,他们还有可能发到朋友圈,来帮你获取一波免费流量(附图二)。

除了彩虹色系的运用,在季节和节日的时候,我建议用单色系的方式,来达到应时应景的效果。比如说在国庆节和春节,可以用中国红来点亮一整面墙。在春天的时候,可以把桃花和樱花色系的商品集中起来,来提醒春天来了,初夏可以是淡绿色,对应到的商品可以是绿茶、软抽这样的单品。而到了大暑,就可以是蓝色饮料连成一片,看起来凉爽很多。

这是彩虹色和单色系,其他颜色也是一样,你也可以用渐变色或者撞色这种能给我们造成视觉冲击的颜色设计,来达到吸睛的效果。

在这里,你可能也会有疑问,如果我店里的商品没这么多,撑不起一面墙,那要如何陈列促销墙,吸引顾客注意力呢?

这种情况,我建议你可以陈列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当然,在品牌上,我们也要注意三个选择方向,品牌大、正流行、正当季!

比如说,2022年的夏天,很多小店门口,就摆着元气森林的大冰柜。这个冰柜比传统的饮料柜要高、也更宽,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很好地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在这里我们也要注意,这些大品牌要少选一些种类,品牌一多顾客就会失焦,所以选择之前要把店门口的资源盘一下,先看能放多少商品、位置有多大,再根据现在的条件,去选择销售不错、能吸引到顾客,同时也能得到主动定期来帮你维护的品牌。而且,这种独家形象支持,在和品牌谈判的时候,也能争取到更多促销资源。

2. 端架处是商品预告

这是入口处,我们假设顾客看完你的促销墙,已经走进来了,他现在的视线,看到的该是端架了。

什么是端架?你把货架形状想象成举重的杠铃,那左右的两竖,就是端头货架。我们去店里的时候,往往最先看到的是摆在通道中间的堆头,然后,大概率就会看到靠近主通道的端架。

和促销墙一样,很多店把端架也看作促销的方式,就是要把打折促销的商品直溜溜地放在主通道的端架上,比如说打折的纸巾、饮料、洗发水等等,那出现的结果和入口处一样,大家在端架上买完就走了,或者他对这些商品不感兴趣,猜测里面也是这类商品,就会降低他们进到货架的可能。

所以,端架的功能,也不是促销,而是预告。它是用来告诉顾客,“后面的货架上可能有什么,你可以到里面去看看。”吸引顾客走进货架,发现更多商品,来实现更多的连带购买。

好,既然是预告,我们来想一下,电影的预告片,要怎么做,才够吸引观众看正片?

首先这个预告片不能太长,只能讲精彩的部分。那我们端架上的商品,就要注意,要减少中间主堆头的陈列数量,不能让顾客在这儿一通购买,而是只让他看到一小部分,更多的内容,你得到货架上看。

除了不能太长,预告片还得丰富,让观众觉得,你这里面情感、悬疑、搞笑的镜头都有,还得有特效做支撑。对应过来,我们在品类的选择上,就不能低于6支单品,这也有心理依据,因为人们对丰富的感知是中间数“5”,所以超过5支,就算丰富了。

还有一点,一个精彩的预告片,一定是在正片之前播出。如果都看过正片了,预告也就失去了作用。那端架也一样,我们要选择的品类范围,不能是顾客进门就能看到的。所以,如果是两面的货架,顾客进门的时候,先看到的这一面,我们叫它阳面,那背后就是阴面。端架陈列的货品,得是阴面的商品。因为阳面顾客是能看到的,阴面的商品才需要端架来进行预告。比如,阳面是薯片,阴面是饮料。那这个端架要陈列的就是饮料。

这是根据货架的商品来选择端架的商品,但如果是在季节变动较大的时候,我们需要调整的商品比较多,这时候为了高效,也可以反过来,先定好端架的品类主题,再来调整货架里的商品。

举个例子。有一家5000平方米的大店,因为冷冻商品的陈列道具是用卧式冷冻柜,陈列的空间被限制了,可这两年的预制菜品流行,又有很多的新品进场销售。那这个区域一眼看过去商品很丰富,可却很难吸引顾客靠近,业绩不升反降。

给他们的建议,是可以先定端架主题,再来调整商品陈列(附图三)。从图中细看,我们就能看出来,原来这些商品都有。但是先定下了端架主题,再对应放入相对应的商品,这品类预告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能让顾客一眼看到,吸引他们再去看里面的商品。

我们来详细说说,这些具体位置是怎么确定的。

首先,锁定季节。那时候正是10月中旬,火锅各类食材的旺季,那这端架第一个显眼的,一定得是火锅食材,这个端架就要放在柜子的入口第一个。

第一个确定了,我们再把水饺端架放到最后区域的最里面,因为这个品类是顾客指定性购买比较强,可以吸引顾客往后面走。

那现在还剩下火锅食品旁边的两个品类区域。从品类增长来看,早餐食品在店里的增长率最高,和火锅并列的端架就放各类早餐面点食品。那早餐有了,再来看午餐和晚餐,主要是集中在预制菜品,所以在火锅食材的后面的这个端架就可以放预制菜品。再按分类,分门别类地把预制菜陈列在这个区域里面。

这个店里调整之后,同品类的连带购买率上升了7%到13%不等。如果你操作这个方法,也可以再去看一下连带率算法,调整之前你算一遍,调整之后再算一遍,相信你能更直观地看到这个调整方式带来的改变。

3. 货架处有视觉中心

好,根据顾客的视线流向,他走过了入口,也看到了端架,那下一步,就是被端架吸引,走进了货架里面。那我们货架这时候的作用,就是要引导顾客的视觉视线,直接看到商品,促使他即时下单。

那怎么做到呢?

那我总结的一套方法,是以顾客视觉为中心点,根据货架的高矮长短来设计。

具体来说,矮货架要“顶天”、高货架“立地”、长货架看“中心点”。

什么意思,我们一个个来看。

先来看矮货架如何“顶天”,中国女性的平均身高是在1.6米左右,超市里货架目前主流使用的是1.5米高度的矮货架,所以最佳视线,就是货架的顶层位置。

这里“顶天”的意思,不是在顶层货架上陈列满商品,而是要通过在顶层打造小场景,来点亮整节货架上的商品,而且这个商品一定得是精致且规格较小的,才符合这个场景。比如说,这节货架陈列的是好看的果酒,那在顶层就可以选一张格子桌布,摆上一些果酒陈列,再放一些小盆栽,还有漂亮的碎纹杯摆在上面,以此来打造一些喝酒的场景感,唤醒顾客的潜在需求(附图)。

和矮货架“顶天”对应的,就是高货架的“立地”。这里的高货架的高度是指超过1.8米的货架,视觉点会要在货架最下面两层层板。“立地”的意思,是在货架最下面两层,减少商品的支数,集中展现同类商品,这里我建议采用“3+2”原则,也就是倒数第二层可以放3支单品,最底下一层放2支,甚至是可以1支。

另外,可以选择同货架销售最好品牌的促销装,比如买一送一或买大送小的促销装,通过促销的方式,来促进顾客购买。如果要更好地被顾客看到,还可以放大价格标签的尺寸,让他知道这个商品现在很便宜,也让他对这个商品心动。

你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高货架的视觉点不是容易被看到的高处或者中间,反而是在最不容易看到的下面两层呢?

解释一下。就是因为高货架太高了,所以从视觉上来看,人们对于这样的货架是比较有压力的,很难吸引顾客走进去。所以“立地”的陈列方式,在于视觉上把货架变矮,让人们愿意靠近(附图)。

矮货架要“顶天”、高货架“立地”,接下来我们来说长货架看“中心点”。按照国际标准,一节货架横向约长1.2米,那超过6节的货架,就会被划为长货架。

长货架的视觉中心点,是在中心位置,也就是第三和第四节。这个时候可以用不同的视觉设计。那货架太长是不是整整齐齐就好呢?恰恰相反,其实货架太长的时候,如果太整齐,其实会给顾客一种很平淡的感觉,也就很难刺激他走到货架里面。这个时候,可以通过三个方法来降低这种平淡感。分别是延展式促销展示、中间货架突出、内置造型货架(嵌入式货架)。

延展式促销展示,就是在整排长货架的中间,最下层的三层货架层板拆除,直接植入1.2米宽的地堆垫板,也就是不让商品直接落地,用垫板把它垫起来。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支促销商品打成地堆突显出来,并且要把价格牌侧过来,让路过的顾客能清晰地看到大大的价格牌(文后附图)。

促销单品的选择也大有门道。比如说矿泉水,要展现的是“大件小价,小件大价”。具体来说,就是在货架的上方陈列单瓶水的原价,在延展地堆上展现整箱购买的超低价。这样顾客进到货架中,才能看到明显的价格差,也就有了进来淘到便宜好货的感觉,能吸引他下次再来。

说完了延展示促销展示,我们再来看中间货架突出和内置造型货架(嵌入式货架)。

中间货架突出,是要选一些比较突出的货架放在中间,这个突出的货架可以和周围货架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并且尺寸也要长出10公分。用这样的货架来陈列一些色彩鲜艳和新奇的商品,也能吸引顾客走进去。你看图中(文后附图)的这个货架摆放方式,就容易吸引顾客的视线。

那内置造型货架,其实就是那些带着品牌标志的造型货架。比如说三得利的专门货架,这种货架本身就是视觉中心,不仅可以通过植入货架的方法来凸显品牌形象,而且还能连带销售周边商品,就像图中这样,让人一下子就看到了三得利的商品。

延展式促销展示、中间货架突出、内置造型货架,这就是长货架视觉中心点的三个设计方式。

说完了货架的设计,顾客一个小循环就走完了。

那接下来,就通过下一个端架的预告,吸引他进入到下一个他感兴趣的货架里了。就这样,通过视线的牵引,我们就能够最大概率吸引顾客走完了全店,更重要的是,通过视觉刺激,让他更容易地发现他感兴趣的商品,就有可能实现更多下单。

总结一下,我们讲了,怎样通过视觉设计,来牵引顾客视线流向,引导他走进货架,刺激购买。主要要把握三个关键地方,入口处、端架处、和货架处。

在入口处,我们可以设计促销墙,这里要注意,虽然叫促销墙,但目的不是促销,而是吸引顾客进店;在端架处,我们要用端架来预告货架的商品,吸引顾客走到货架的过道里面去;在货架处,我们要以矮货架“顶天”、高货架“立地”、长货架看“中心点”的原则来设立视觉中心点,刺激顾客购买。

不要动线设计想得过于复杂,大道至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