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顾着拿自己的吃的,说让你拿着弟弟的奶粉,你就是记不住,都想踹你两脚!”怀中抱着小宝宝的年轻妈妈,眉头紧缩,恶狠狠的对身后的大女儿说。身后的女儿,身子有意远离妈妈,步履缓慢的挪动着,脸上表情紧张,不敢发出声音。这是我身怀二宝,带大宝去游乐场玩时看到的情景,当时,我就暗自发誓二宝出生后我一定不要变成这样的妈妈。可是,二宝出生后,有一天,大宝说要离家出走。
“血色青春”“青春回忆”“部队文工团”“时代的灵魂”,这些标签,还有“国民初恋”黄轩主演的《芳华》真是吊足了我的胃口,可却在即将上映的前5天撤档,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可是我已经等不及了,于是找来严歌苓的小说,一口气读完。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何小曼,父亲因为被冠以“右派”的头衔,整日顶着人们的批判的压力,当何小曼的母亲都开始讲他坏话,提出离婚的时候,他不再觉得心里苦,他反倒觉得解脱了。睡前吃安眠药,他心里一亮,看到了终极的出路。父亲死后,母亲带她改嫁,继父有权有势,只是年纪稍大。何小曼从小就被邻居们叫做“拖油瓶”,而小曼的恶运从弟弟妹妹出生真正开始。从此,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弟弟妹妹的。她只有吃残羹剩饭的份。她喜欢把弟弟妹妹驼在背上爬,因为这样,妈妈会笑,而此时,继父也是在笑的。妈妈给她最温暖最长久的拥抱就是在她生病发高烧的那次,自此,妈妈再也没有这么抱过她。她太想念妈妈的拥抱,以至于她接连几天把自己泡在冷水里,以至于,她变得热爱发烧。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写到,人长大后的种种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原生态家庭。日后,何小曼也因为耍手段,假发烧而被调离文工团。
有时母亲给她夹一块红烧肉,她会马上将它杵到碗底,用米饭盖住,等大家吃完离开,她再把肉挖出来一点点地啃。在人前吃那块肉似乎不安全,也不如人后吃着香,完全放松吃相。保姆说小曼就像她村里的狗,找到一块骨头不易,舍不得一下啃了,怕别的狗跟它抢,就挖个坑把骨头埋起来,往上撒泡尿,谁也不跟它抢的时候再刨出来,笃笃定定地啃。
而这个习惯也一直沿袭到她到文工团后,比如她吃饭吃一半藏起来,躲着人再吃另一半;比如一块很小的元宵馅她会舔舔又包起来(因为当时的成都买不到糖果,嗜糖如命的她们只好买元宵馅儿当芝麻糖吃),等熄了灯接着舔。
武志红老师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举例说过“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开很长时间,甚至,父母一方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种严重的分离焦虑最后化为一种无意识,深埋在她的心底,分手重新唤起了她的无意识,又一次诱发了她严重的分离焦虑。于是,她宁愿麻木,也不想再有亲密关系。 ”
何小曼的灰色童年,致使她长大后必定有心理问题,到文工团后,她性格孤僻,独来独往,成为人们眼中的“异类”。
如今,我的二宝出生。我尽量不要大宝受委屈,好吃的好用的都给她买。可是,大宝在两个月里,三次生病,居然还住了一回医院,从她三岁起,就没有住过院,就连幼儿园传染上疱疹性咽峡炎,我也是在家护理两天就好了。没想到,两年后,她接连生病。基本上,上一星期学,休息一星期。想想还真是细思极恐,有了二宝后,对她的耐心照顾越来越少,多半对她是用吼的,吼她吃饭,吼她上学,吼她穿衣,吼她吵到二宝休息。总觉得,有了二宝,大宝就是姐姐了,就长大了。居然,有一天,她对我说要离家出走。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知乎上有个调查,孩子稍大后,你还会像以前一样爱她,宠她,悉心陪伴吗?多半父母表示还是在孩子幼小时,喜欢亲亲他,抱抱他,总是温柔以待。可是孩子越大,父母脾气也越大,总免不了对孩子喊叫。可是此时的孩子,还处在你怎么吼他,他都爱你的年纪。
大宝即使当了姐姐,可也是个孩子,我不能急着让她长大。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而他的童年生活影响一生的发展。我对自己说,声音降下来,对孩子温柔地说;身体蹲下来,跟孩子平等的对话;心态放平和,允许她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