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辗转反侧与梦

上次期末考试没考好,几乎成了我的噩梦。十天过去了仍不能释怀,不是因为我计较分数,而是因为我理不清因果。

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便有因。只是我们有时不能正确归因,对于事件的梳理不够细致且有效,只能看到自己的这一面,而忽略全局。教育,正好是那个除了做好自己的这部分,还必须得注意被教育者的配合的工作。

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是很渴望云淡风轻,说说笑笑,一考试还总是第一的这种情况。这也就是所谓的我们清楚地知道你想要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去得到。回归日常,我还是总结出了三个纰漏之处。

首先,学生的学习投入明显是不够的。乍一听,像是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但其实这就是我最大的责任。学习行为的组织不力,导致学生投入少,效能低,这几乎是注定的结局。所以适度提高投入,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可采用小时段积累,大时段整端练,定时长检测等形式。

其次,任务完成的反馈比较弱,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检查是不力的。在随笔上花了较大的功夫,但是这在应试上并没有好的收效,这是快教育与慢教育的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前这个矛盾没有激化,是因为以前教育的密度没这么大,反馈时间也比较长,所以表现不明显。调整策略,不能放弃你自己的教育理念,要努力找平衡。例如,分配好批改作业的时间,有针对性处理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批改反馈,如答题规范,筛选信息等。

第三,课堂的假活跃与真活跃的问题。活跃,是因为思维活跃,还是因为粗浅的语言幽默?这是个问题。答案显然是后者。接下来应该重点在设问技巧上下功夫!设问答案也应该有巧思。即使不能做到每一节每一个题都精巧,也要努力向下一个题是精巧的努力,既吸引人,又能有所启发,有所阐发。把对教学策略这个空泛概念的研究,转移到对具体文章,具体问段,具体问题的思考。落实到笔头,以实用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要只停留于编织梦想,梦想只属于现在就行动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要如何证明我是我? 要如何解释一直变化着的我一直真的是我,而不是冒牌的? 当降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可以用我来称...
    火烊宝阅读 310评论 0 0
  • 问题儿童等一些失败的范例,他们没有合理的处置人生问题,他们不但不知道何为责任,还不知道为别人考虑。任何人都不可以说...
    霞思天想阅读 2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