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奇怪,汤溪方言里依然顽固地保留着“脚”字的用法。而在古诗词中,一个“脚”字竟让许多人解释得莫名其妙。
唐代诗人杜甫《羌村三首》其一云:“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日脚”是什么?旧《词源》设为词条,解为“日光下垂地”;新《词源》也作为词条,并从杜诗中得到启示,进一步说:“穿过云隙下射的日光”。具有权威性的新旧《辞源》的这种解释,此后也就成了各种唐诗选本注杜的依据了。
其实,“日脚”在古诗词中还真不少。欧阳修的《渔家傲》:“日脚清寒高下照,宝钉密缀圆斜小。”宋祁的《北园池上》:“中园梢萧槭,日脚净空埃。”梅尧臣的《夕阳岩》:“日脚射空金缕直,下映壁间梭未织。”苏东坡的《侍立迩英述怀》:“曈曈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欲零。”参寥子的《晓出土山》:“日脚渐高风乍起,萧萧恰似雨来时。”范成大的《游金焦二山》:“日脚镕金浮巨浸,波声翻雪撼高丘。”杨万里的《苦热登多稼亭》:“日脚斜红欲暮天,倚栏垂手弄云烟。”等等。
不但如此,加“脚”的现象,不止是日,还有风月云雨等等都可以长“脚”。请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宋代白玉蟾的《武夷有感》十首之一《行》:“雨脚初收起暮烟,芒鞋竹杖翠云边。”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喻凫的《得子侄书》:“雁天霞脚雨,渔夜苇条风。”苏轼的《牛口见月》:“掩窗寂已睡,月脚垂孤光。”李觏的《五龙堂》:“风脚斗回波面黑,向人浑似逞严威。”李贺的《崇文里滞雨》:“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后来,人们根据新旧《辞源》的这种解释,就简单地认为这是以“日”为词根,以“脚”为词尾,类似“日头”以“头”为词尾,这样更能说得圆通些。虽然至今“头”仍然作词根“日”的后缀,却很少有人再把“脚”看作“日”的后缀。而在汉语言的发展中,语音的由繁到简,词汇也由单音词发展到双音词。这样,因为有了“日脚”,所以,在古汉语里当然就有“月脚”、“霞脚”、“露脚”以及“雨脚”、“风脚”、“云脚”之类,都以“脚”作为后缀,构成双音词,这就成了当时很普遍的用词现象。
“脚”果真作为后缀的吗?这样的解释真有些莫名其妙。再请看保留在汤溪方言里的“脚”:“看这雨脚,雨丝好像从空中筛下来一样的,一时半会肯定停不下来了。”
“雨才停,太阳毒辣辣的,热得出奇,这样的日脚,晴不了一会儿,一定又要下雨的。”
“西边那片云脚,如果能够移过来,可能就会下雨了。”
“天气预报说是有台风的,但看风脚是刮不到我们这里来了。”
更奇的是,在汤溪方言里还可以有“针脚”。在汤溪人眼里,女人的针线活好不好,一看“针脚”就知道了。那针脚细密匀称,针线活就做得好;反之,针脚疏漏粗乱,针线活就做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