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为实与心外无物
今天的作业,去翻了津巴多,以前是看完了这本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看”完了,我确实看了这么多字,这些字组合在一起什么意思,根本没有入脑。那么根据感觉的定义(一种被激活的感受器(如眼睛或耳朵)创造某种神经信息模式的过程,这种神经信息模式在脑中代表了相应的外部刺激,并且能够启动这种外部刺激的初期体验),这本书在我脑中形成的神经信息模式,差不多也就等同于一堆无序的符号罢了。
换能表示把物理刺激(如光波和声波)包含的信息转换成神经信息的感觉过程。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内心“看见”的世界和外部世界一样?我们和别人看见的一样么?换能形象的比喻了感觉过程是将世界转换成神经冲动,然后在大脑中实现。
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对持续存在的刺激所做出的的反应越来越小的现象,咖啡馆里的白噪声、课堂上嗡嗡的私语,都会成为认真学习的人的背景信息,即为感觉适应的意义所在,让我们不会被涌入的信息所淹没,从而不分散自己的注意。
阈限是感觉的界限,通过可以引起感觉的物理能量进行衡量,因人而异,又受环境的不同而变化。
现在回到标题,眼见确实为实么?颜色——其实所有感觉——都是大脑的产物,我们的感觉接收器(如眼睛、耳朵)的任务就是把刺激信息转换成化学信息——神经活动——大脑唯一能够理解的语言。色彩并不存在于我们的外部世界,而是心理的特征。红花绿树本身并没有色彩或色调,色彩在我们的大脑之外并不存在。大脑对于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刺激,通过感觉接收器(眼睛)接收,不同波长的光波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由大脑皮层的特殊区域进行识别。故而教材中的乔纳森大脑中处理颜色信息的那部分区域损伤之后,他的世界就没有色彩了,有意思的是,他还丧失了关于颜色的记忆,无法再想象起诸如红色原本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了。另外,色盲患者对于红色绿色的体验和视觉正常的人不同,幻视也同样证明了大脑可以不用刺激物便自己产生了感觉。
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譬若并无情感色彩的柳絮,在宝钗黛玉眼中便赋予了不同的情绪,“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与“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便让读者感知到了不同的内心世界。心理能够给予的帮助,不是针对事件本身,而是针对求助者对事件的认知。内心明亮起来,各种事件在内心的投射逐渐变得正面或者中立,心境也会豁然开朗。
“如果眼睛瞎了,心就点亮了”,当感觉的接收器官可以不受干扰的屏蔽起来,内心对事物的认知会不容易被欺骗干扰。不被呈现出来的“象”所迷惑,才能更好的去了解更核心的内容。交谈、阅读、咨询的过程中,往往更关注对方说了什么,如果被这些琐碎的倾诉所缠绕,或者落入作者设置的逻辑,很难看到背后的原理。形式大于内容,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觉得自己还是瞎的,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正是让我尝试闭上眼睛,盲人摸象,慢慢的摸出整个框架,从而点燃内心的那盏灯。
不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都是感知到的,如在心中的花开寂灭,与我而言,此花才是存在。人的本身就是世界,所以抛开人的发展而保护地球,是否也是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