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在具有意义的世界之中。我们并不是单纯地体验环境,而是以它们对人类的意义去评判,甚至最初经验的产生亦是如此。”我可以这样认为,我们都是生活中群体中的,而不是独立的存在,从出生时的家庭,步入学校的,进入工作岗位的,有了自己家庭的……各种群体的存在影响着我们,并默默的改变着我们。
人的存在无法脱离生活的现实,自我封闭毫无意义。我们体验世界,必先赋予其意义,而不仅仅是体验现实本身。“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客观地说,只有在人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问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人生平坦顺畅、没有遭遇艰难磨炼的话,就不会产生这种想法。但是,这个问题及其答案无一例外地体现在人的行为中。如果我们听其言、观其行,便可知道他人对“人生意义”的解读,而且此意义与其立场、态度、举止、表达、癖好、志向、习惯以及性格特征的表现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先对世界和个人暗中进行揣摩,然后贯穿于他的行为之中。“我是这般,宇宙是那般”就是思考得出的裁决,赋予自己和人生一种意义。这段文字让我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对于“人生意义”的解读更是直接而理智。
人生都要面对的三条纽带,所有人必须重视起来。因为这三条纽带构成了现实的内容,人生所面临的问题都是通向这些纽带的死胡同。第一条纽带:我们只能可怜巴巴地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别无选择。第二条纽带:我们每个人都与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不是人类家族中的唯一成员。第三条纽带是:人类有男有女。这三条纽带又引申出三大问题:第一,怎样在地球的自然环境的限制下求得生存;第二,在茫茫人海中,应该怎样给自己定位,以及相互协作、发展共赢;第三,如何进行自我调整,适应“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事实。看到这儿,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处于个体,团体以及两性关系时,即,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人们对这三大问题的不同回应精确地揭示了每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似乎我们都处于哲学的状态中,是逃避忍让,还是玲珑八面,“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为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独属于一个人的意义没有任何意义。人生的意义即“对整体做出贡献”。每个人的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这就是个体心理学与决定论的不同之处。一个人的经历不能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但会对其命运造成影响。环境因素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意义,我们却可以通过解读人生境遇的意义来改变自己。只有一个人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才会勇敢地去面对困难,才会有更大的机会取得成功。所以用心体会,认真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利用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认真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