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其(一)

晋代“田园诗鼻祖”陶渊明是我非常崇敬(憧憬)的一位伟大诗人,他被后人尊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如果没有大山似的生存压力,我也想“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记得大学文学概论课上,教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任选一位你喜欢的古代诗人,并叙述这位诗人的艺术形象。当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陶渊明,并借他的《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记》写了一篇散文。那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感觉一直在延续,结婚以后,每次和小红开车上岩头山看望丈母娘和老丈人,我都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那种回归深山,享受田园的感觉,让我暂时忘却了压力和烦恼。但我毕竟不是陶渊明,没有他的决绝和魄力。也只能“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又误尘网中,再去三十年”……

岩头的大邱田村是靠近大山顶端的村子,虽然人口不多,但大家彼此熟悉,都能叫得出各自的名字。每次上山,都有一种隐逸之感,哪怕只是瞬息,也让人舍不得下山了。 

今天,我们又很准时地赶在饭点到了岩头。丈母娘见到我们,笑得脸上绽开了花。要开始做饭了,看着她麻利地在灶膛里添柴,快速地生起火,再在一口大铁锅里放上淘好的米,盖上大锅盖,就又和我们边聊边坐等饭熟。这山上的厨房还是保留着原始的那种柴火煮饭的传统方式,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外婆家里帮忙做饭的情景,那时最开心的莫过于往熊熊燃烧的柴堆里放番薯了,那种焦香焦香的烤番薯,实乃人间美味……

此时,一缕炊烟从墙壁的烟囱里冒出,是有一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感觉。

趁着饭未熟,菜还在竹篮里。我坐在一旁,把电脑里下载好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看完了。还想玩下网络游戏,可一想到跑山里了,还玩游戏,这跟在山下市区有什么区别。还是去经历现实生活吧。虚拟世界再丰富多彩,最后人还是要回到现实。干嘛不去和其他人聊聊天,交流交流感情。

饭后,我、小红和丈母娘三人一起去了更上面的苍峰宫。在边上的台阶,我使出了一招乾坤大挪移,成功入境。到庙里来!在菩萨面前虔诚地抽一签吧。看,小红在签筒里摇出来的是上上签,而我是中签。当人有时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一些事情时,特别渴望得到上天的保佑,这叫福缘。是宁可信其有,还是该相信科学?这里我就心照不宣了。

出了苍峰宫,匆匆掠过山中小路边开得正热闹的野菊花,想起最近刷题时做到的一篇阅读《菊有黄花》:“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们,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不会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边想着,我们又朝着下一个宫殿走去。“沙沙沙”,一抬头,就瞟见树上有一物在窜动,仔细一看竟是只灰色的小松鼠。它在树枝间灵活地跳动,我的出现是否惊扰了它的沉思。站在宫殿外,见墙面上方画着一幅《枫桥夜泊》,配上的书法很漂亮——“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尽管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寒山寺,闭上眼就是天黑。边上还有一幅老翁垂钓图,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吗?

上过香,听完诵经。我站在山顶往下望,之前上山的公路似乎变成了一条洁白柔和的丝带,蜿蜒曲折。山间迷蒙着的雨雾让我对归隐山林又有了那么一丝憧憬。之后又要回樊笼了吗?其实,自由更存在于心间。若心自由,在闹市亦宁静;若心禁锢,在山间也烦忧。或许这一刻,我心是自由的。


其(二)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

又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星期一,难得的假期去一趟岩头是件惬意的事。我一边哼着富有江南情调的《青花瓷》,一边坐在车窗边赏着美景。上永嘉,沿途皆是青山绿水,每次出门都像是去旅游。

这一次上山,归园田居的感觉依然如初。若真的有机会能在山上住一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将是多么恬淡而宁静的生活图景啊。而且,山林里的清新空气和甘甜的水源,一定能帮我一去办公室病,滋养出个好身体。一路上山,一路风景,也一路好心情。很快我们就到了山脚下。也许是楠溪江AAAA景区的诱惑力,每天往这里来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有些是初中生,骑着单车就上来了。若我也带了龙行过来,一定也下车骑行一段,甚至直接骑上山顶的目的地。


每次都想在楠溪江边逗留,最好是下到溪里畅游一番。可是我们每次都是与它擦肩而过。红说:“哎,楠溪江都看几十年了,有什么好看的,就那样。”我觉得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下次去岩头,不要再开车了。骑车吧!玩个一整天。从清晨到日暮……

车子九曲十八弯地开始向山上飞驰,看山间的梯田被开垦的很有模样,乡民们都是艺术家吧。快到山顶,心情莫名有些紧张和激动。丈母娘和老丈人都在家里等我们。

照例到家后,大家坐在餐桌上寒暄一番,用了午饭。然后,就不知道时间该如何打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老丈人要去菜地里给我们摘些菜带回温州。他拿了个大的蓝色塑料袋,还有一把大剪刀。而我也是好久没到田地里去了。孩提时,常跟在爷爷身后,看他播种、施肥、拔菜。有些怀念。于是,我立马带了把伞就随丈人去菜地了。因为下雨,雨点打落在山路下的房屋的瓦片上,奏响了欢快的冬天恋歌。头顶上的雨伞也被小雨撞击得吧嗒吧嗒响。


走了一条长长的蜿蜒小路,眼前是一片开阔的菜园子。老丈人跟我说,这里就是他平时种菜的地方。地被翻新过,没有杂草,菜被整齐地播种在方块地里。

 丈人蹲下身体,拿着剪刀,仔细地挑选最嫩最鲜的菜,看准了,就快速剪下它们,抛到走道上。我拿着蓝色大袋子,将它们一一归入袋中。两个大袋子都装满了,简直满载而归。我和小红是最爱吃蔬菜的了,而且这种自己种的新鲜蔬菜,更是健康有机好营养!

其实很羡慕老丈人恬淡自适的心,多亏了他,我们常年有新鲜的各类蔬菜可吃。这样自得的田园生活感觉真好,如果未来真的有一段长假期,我愿待在山上,开垦土地、播种种菜、看日出看日落、听雨疏风骤……

其(三)

所谓金秋十月,必当瓜果飘香。秋天该是各种水果自然成熟的季节。这次到岩头山上,一路看山间柿子高挂,柿树漫山遍野。心想:这都是谁家的柿子树啊?简直看得人直流口水!

当小红和妈妈在屋里聊得火热,我这个闲人就独自溜达到了山上,边走边拍照。看到了小时候常吃的零食——覆盆子。鲜红的果肉,让人垂涎欲滴。见四下无人,悄悄摘下一颗,放进嘴里,那种酸酸甜甜,立马直钻心底。对!这是童年的味道,在这座山上被寻觅到了。我还能发现多少惊喜呢?

当然,其中最惹人眼球的就是那枝头上高高挂着的橙红油亮的柿子。难道这些柿子真的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怎么这些柿子都成熟了,也没见人去采摘呢?鸟儿也把这柿子当食物了。再过些日子,成熟的柿子都要从枝头掉下来烂掉了。


 散步回来,跟红和妈妈说,山上有好多柿子,都是谁栽的啊?丈母娘开口了:“这些柿子树都是自己生长起来的,都没人要,我们等下去摘些回来。”对于这个建议,我举双手双脚赞同。

 出发采摘前,我们要先准备工具。该有把镰刀或剪刀什么的吧,我想。可是丈母娘只是拿了根竹竿就带我们前往了。让我纳闷接下来该怎么摘到那些傲首俯视的发亮柿子。

只见丈母娘从一棵树上折下一个钩形枝杈,然后用绳子把它固定在竹竿的一头,最后把一个袋子挂在它旁边。原来如此!真是机智呢!钩形枝杈叉住挂住柿子的那截细小枝干,使劲一拧,只听得清脆的咔嚓一声,柿子就落到了袋子里。只是实际操作还是会比这里写的麻烦不少。因为要考虑有些枝干是很有韧性,不易折断的。

搜刮过一棵柿子树后,我们总算有了些许收获。眼尖的小红看到了一棵果实累累的柿子树!它的旁边还有一棵果实数量同样颇多的柿子树。之前,我们还是用老办法一个一个地艰难采摘,底层一些的柿子几乎被我们采完了。我们望着更红更大的柿子悬挂在高空中,但就是鞭长莫及了。

说时迟,那时快。丈母娘穿着拖鞋就敢往树上爬。她三两下就踩着枝杈上去了,可我在底下看得是胆战心惊。担心树枝牢不牢固,她的拖鞋穿不穿得住。那棵树也足足有四米高啊!我一直在底下絮叨着,可以了,已经很多了!下来吧!可是,她完全没感觉有摘多少。

才一会儿工夫,在树底下的我们就收获颇丰。丈母娘站在树上,折下满是柿子的树枝,一把就让它飞下来。我们拿着树枝,再一颗颗地把它们摘下放进袋子,渐渐地,一个大袋就被装满了。

看,每个柿子几乎都有鹅蛋那么大,而且还是黄金鹅蛋。

看到丈母娘如此矫捷的身手,除了佩服,我就是汗颜了!估计连小伙伴都惊呆了!我妈和丈母娘年龄相仿,运动能力的差别实在太大了。而我那时也竟不太敢爬上树,除了穿着西装皮鞋,那棵树就让我望而怯步。

咦,在草丛里找什么宝贝呢?哈哈!自然是遗落在里面的“金蛋”了。

上山也才一小时不到,我们已经采了满满两大袋柿子。在提着它们回丈母娘家的途中,带子还因柿子过重断掉一根,最后我只好提着一袋,抱着一袋。红在后面嘻嘻地笑,问我是否需要帮忙。心里庆幸着,大家都平安归来了!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这丈母娘真让人刮目相看呢!

归园田居的生活,正是守着静、向着光、能让人暂时忘却烦恼,安然自若的。我知道,与其选择逃避,不如欣然面对。大山虽好,却不是我能久留的。收拾心情,重新出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53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594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871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63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84评论 6 39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63评论 1 30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68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57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50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02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44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23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83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0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15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92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