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公务员考核是干部管理的“指挥棒”、队伍建设的“风向标”,更是激励担当作为的“助推器”。要让考核真正成为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公务员队伍的“磨刀石”,需在“精准滴灌”上下功夫,以考促干、以考促优、以考促治,激荡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
校准“政治标尺”,筑牢信仰之基,让党性光辉照亮考核全程。公务员考核首在立根铸魂,必须将政治标准贯穿始终。政治过硬是公务员的“第一标准”,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考核的核心,重点考察公务员在乡村振兴、应急处突等重大任务中的政治立场、政治担当和政治能力,看其是否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急难险重关头挺身而出。必须将政治规矩审查纳入综合评价体系,联合多部门会商联审,确保政治素质考核不空泛、可量化。唯有把政治忠诚转化为具体指标,才能让考核成为检验党性成色的“试金石”。
深耕“平时一线”,激活实干之源,用汗水浇灌担当作为的沃土。考核不能“年终算总账”,而要“平时算细账”。“一测定音”“轮流坐庄”的弊病,根源在于忽视平时考核和一线表现。破解之道在于以“四绩联动”促日常监督,通过“定绩、督绩、赛绩、用绩”,实时跟踪任务进度,让履职尽责可视化。以“一线考场”验担当成色,将项目现场、民生一线作为考核主战场,通过“专班跟进”“日志纪实”等方式,近距离观察公务员在改革攻坚、服务群众中的实绩实效。以“民心标尺”量服务温度,引入群众满意度测评,把群众“表情包”作为考核“晴雨表”,倒逼公务员从“材料政绩”转向“民心政绩”。
激活“结果引擎”,树牢导向之旗,以鲜明奖惩激荡干事春潮。考核的生命力在于结果运用,必须让“优者得甜头、庸者有压力”。强化正向激励。对考核优秀者,既给物质奖励,更给发展舞台。将考核结果与职级晋升、培训疗养等挂钩,树立“有为者有位”导向。压实反向约束,对考核末位者,通过诫勉谈话、岗位调整等方式鞭策整改,对连续不称职者坚决辞退,打破“铁饭碗”思维。推动人岗相适,依托考核数据绘制干部“立体画像”,结合专业特长、经历特点进行岗位调配,实现“骏马犁田”到“骏马驰骋”的转变。
织密“制度网格”,夯实治理之基,用长效机制涵养政治生态活水。科学考核需制度护航。分类考核防“一刀切”,区分综合管理、专业技术、行政执法等岗位特点,量身定制考核指标,避免“上下一般粗”。多元评价破“单一性”,融合领导评鉴、同事互评、群众打分等多维评价,构建“360度”考核体系。动态优化促“可持续”,建立考核指标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响应新发展理念、新任务要求,如将经济指标、发展质效等纳入考核范畴。
新时代公务员考核,唯有以政治标尺立魂、以平时一线夯基、以结果运用增效、以制度创新固本,方能考出公务员队伍的“精气神”,考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