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之后就想自己制作一个有三年回忆的视频,然而到高中毕业了都没开动。高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也就是今年的夏天,我也萌生了做一个视频或PPT或是写点什么的想法,人总要给自己留下点什么,脑海里的回忆固然美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总归会慢慢淡去,伤痛可以被时间治愈,曾经的记忆同样也会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被遗忘,最怕未来想要回忆点什么的时候而无事可想,到了嘴边的话却僵硬地无法表达。可现在呢?2017要结束了,我却还是没有做这件事,素材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没有那个决心,我一向讨厌自己的就是这点,设想的严谨而完美,然而最终却没有实行。可能我的种种失败就是源于此叭,这么想着,我觉得2018自己该干点什么了,此话日后再说,现在该回顾我这一年所经历的了!
2017于我而言,至少来到这世上至今可谓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我经历了高考!
现在想想上半年的日子和那像梦一样的三天,我都觉得有点不真实。上半年,没放几天寒假,初五便开始上课,这个年过得就像一个周末,大家只是回去大吃了几顿,收了几个红包,便穿着新衣服来上课了,那时候并没有所谓的紧张感,心里想着反正有那么多人和我一起呢,怕什么!的确,日子和以前一样,老师紧赶慢赶结了课,便开始给我们出题印卷子,我们也开始了刷题,写试卷,听评讲,再写试卷的模式,忙碌而充实的备考一模二模三模了。那时候,我不止一次和同学讨论过为什么我感觉的高三生活和书里电视里的不一样,怎么没有那种拼命的感觉,不少人也有同感。后来我明白,当时没有那种拼命感,一方面这么多人一起努力,痛苦难耐的程度与你而言可能有所降低,毕竟,身边的人都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自己总不能不合拍,另一方面,自己可能真的没有拼尽全力吧!这是后话,但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次次排名,一次次计算自己与理想大学分数的差距时,那种紧张感渐渐来临了,我记不清是哪一次模拟考试了,当时排到年级两百多名(本身处在特优班),头一次觉得人生无望,前途一片黑暗,甚至想去他妈的高考,考到哪是哪叭,反正总有学可上!但又想,父母好不容易把我培养的这么优秀,这样做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爸妈,虽说他们没有给我压力,可那种压迫感总是存在的。那次考试之后,我刷题刷的更狠了,到最后一次模拟,一切都看起来很顺利,如果正常发挥,就可以走进自己心仪的高校。
然而,老天就喜欢开玩笑,我,高考考的并不理想。虽然并没有太差,或许在别人眼中还是个令人羡慕的成绩,但于我而言,这就是失败了,曾一度有过复读的念头,被家人和朋友劝住了,四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吧!我这样安慰自己,但总归心怀不满的走进了这所大学。
这所大学虽然不是我曾经的梦想,但终归也满足了我对大学的好奇心,图书馆,自习教室,社团,学生工作,老师,同学,全新的环境,全新的生活,相比上半年的忙碌,下半年总归可以歇一会了吧,我这样想着。然而,我又错了!忙,忙,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大学的生活并不轻松,曾经老师父母口中的那句"上了大学就快活了"大错特错!大学课表的确不满,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时间多出很多,走在路上,去教室,去食堂,提前占个座位,再磨磨蹭蹭一会儿,时间就轻易地溜走了,我一度挤着时间学习(想想曾经记着时间玩就觉得这有多么不可思议,但的确如此),更可怕的是,大学的时间太散,总给你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还有半小时,这个反正也写不完,算了吧,下次找个整点的时间或者明天有空再写吧,于是,上一上课,皮一皮手机,听一听音乐,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等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半学期已经过去,索性还不算晚,现在临近期末,每天除了上课便是复习,恍惚中有种高中的味道,也让我有种亲切感,真是应了那句"高三憧憬大一,大一却向往高三",哭笑不得。
高考语文结束时,我一出考场就很兴奋地和同学说"再也不用写作文了!"然而几个月不怎么动笔,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好像回到了初中,更不自在的是,大学除了文科生外真的没有语文课,这时候唯一能够提高自己文学素养的途径就是泡图书馆读书了(当然也可以蹭课)!所以,没事养成一个动动笔的习惯真的很有必要,不然等你发现这一点时,自己本身可怜的一点文字功底也完全消失了。
任何事情当你一旦写下来时,脑中回想起来的就会很多很多,收获到的不仅仅是那一份珍贵的回忆,更重要的是当时经历时的一份心境,无论伤心,愤怒,沮丧,现在看来都是一份释然和欢欣。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