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到底写什么

群里有一伙伴说,感觉没什么可写,我也有同感。

青澜两天写了七篇文章,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和反思。

为什么她会文思如泉水一样涌动,且流畅有节奏?

于是开始了打开写作之路的第一步探索。

读过巴金的《杂文自选集》、杨绛《我们仨》、《傅雷家书》以及其他作家的散文集,一句话就是写得很朴实,描写生活中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

我们在看什么呢?刚开始我看这些书时觉得:这些大家也不过如此,常写些碎碎念。

后来我觉得看名作家的经典著作,即使只是生活的碎碎念,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一种视角和情怀,更重要的一种内化的熏陶。

正如罗胖在60秒“文学的真正意义”讲到“文学会点亮生命中的一些品质,比如幽默、勇敢、耐心、爱的能力等。”

文学的创造来源于生活,它的价值是高于生活的。

文学经典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是通往世界窗口的踏脚石,所以要多读经典著作。

我们到底写什么?

莫言的《用耳朵阅读》,是一本演讲集。他分享他的小说都是以高密乡为原产地,以生活的经历为素材,灵感来自于朴实没有文化的乡亲。他的乡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们的语言、故事都是原版原创。等他写够了,背景开始迁移,但底子还是高密乡,只不过改头换面,化化妆。

也真可谓”天下文章一大抄”,借鉴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比如他在军队时和老一代作家争论时说过一段话“我们尽管没有像你们老一辈作家一样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但是从你们的作品里知道了很多战争的经验,从身边的老人嘴里听到了很多关于战争的传说完全可以用这种资料来弥补我们战争经验的不足,完全可以用想象力来弥补没有亲身实践的不足。”

为了证实自己,他憋了一股劲写出一部跟战争有关的小说,就是《红高粱》。

一个老红军读了《红高粱》后,问他“你写到鬼子被砍掉了头颅,脖子上的皮褪下去,你是怎么知道的?”

莫言答:“我杀鸡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

也许你会说,没有写出惊世之作的作家们的特别的生活经历,从哪里赵灵感呢?

莫言说“平淡的生活之中也有很多不平凡的细节,让你感动、痛苦、难以忘怀的事,都可以变成一部作品的出发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iptables 附件CC攻击器-邪恶十六进制2.0 模拟cc攻击python写的暴力破解的脚本 模拟...
    运维阿文阅读 6,416评论 0 1
  • 有种惦记叫——你到家没 ? 有种心疼叫——别熬夜,睡觉吧。 有种牵挂叫——多吃饭,注意身体。 有种真心叫——我等你...
    那个地方那个人阅读 1,560评论 0 0
  • 一直以来,蓝都励志要做一个理性的聪明人,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能沉默以对就尽量不要说话,不打扰别人的同时也清闲...
    席瑶玲阅读 1,631评论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