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人,在某方面总有个执拗。
有的是不化好妆坚决不出门,有的人是不把一切摆放整齐就整日不舒坦,我是个粗糙的人,每天过得恍恍惚惚,家也少回,更别说精致。不过我也有我的执拗,就是总觉得一篇文字要经过琢磨两天,最终需要在一个最合适的情景下静坐下来完成得让自己满意,才可以抒写。但因为这样,我常常错过内心里许多想要写下的瞬间,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这样貌似追求完美的心思就全部变成了拖延和懒惰。
这个周末并不闲,要把下周家长开放日的公开课备出来,还要写一篇深度语文的文本解读,这两个大功课明显是难以完成的,但今天从广场经过时,听着心里的音乐,却不想错过瞬间的心情,哪怕只是敲打十分钟的文字,也应该留下来。
相比忧伤,我更愿意留下欢喜;相比怨怼,我更关注幸福;相比沮丧,我更喜欢叙述幸福。
我的上一周,就是这样的充实与幸福。
周日和周一的空余时间都用在排练小桥节目上了。心茹用周末的时间完成了小桥PPT的制作。其实这一周的小桥节目在奕均的安排下,孩子们早都已经准备好了,有乐队准备,有舞蹈准备,还有合唱准备,一首英文歌加上一首《童年》,周日晚是我第一次看他们的整体练习,孩子们那么努力,即使有不太熟练的地方,也都难免。唯有让人不愉快的是,修手机,拿手机,返修手机,经历了好几次无效的折腾,自己的时间浪费了就算了,浪费了建文的时间尤其让我觉得罪过。
周二上午听了建文和富超两节课,这是我们原来准备的“决不要脸”路线,每周一课,训练每个人的上课和评课。两节课下来,老魏做了精到评点——你不得不佩服,老魏的文本解读就是这么独到,对课堂的架构设计也总是很清晰,他的评点已经不拘泥于某一个设计的小节,更注重高屋建瓴的点拨。评课大军纷纷离开,我们自己几个又留下来继续琢磨细节问题,比如时间的分配,课堂用语的规范问题等等。
中午应孩子们的要求,一起去剧场彩排节目。合唱架放在何处,乐队坐在哪里,领唱从哪里上场,最终走到哪里,舞蹈队的动作是否还不够规范,每一个小细节都要一遍一遍地细细地磨。因为两首歌都没用下载伴奏音乐,完全依赖乐队当场的弹奏,所以乐队和合唱团的配合就尤为重要。两个吉他手,佳豪和梓豪,坐在合唱团旁边,昱雯和皓博,一个箱鼓一个架子鼓,整个中午都全力配合,和合唱团的孩子们合了一遍又一遍。因为还要等到下午第一节课走台,于是彩排成型后,星空全班就在剧场小睡了一会。孩子睡觉的样子真是奇形怪状,有的把自己挂在椅子上;有的平躺在两个椅子上,一起一伏像座小山;有的两个头挨着头,靠在一起;还有的睡在自己的吉他盒子里,像只小动物;也有孩子不喜欢太亮,跑到舞台后台,蜷在道具柜里藏着睡。也有几个调皮的小孩子,蹲在后边的椅子旁逗小猫。一下子,中午变得这么安宁,偌大的剧场只剩下这些孩子们。——只可惜我的手机当时在手机店,无法一一影像记录!
下午是深度语文的教研,初三的几位老师提交了他们的文本研读,魏校长一一解读。和上午一样,依旧刷新了我的许多理解。建文说应该多多主动地让自己成为靶子,让大家来批评,尤其是老魏,因为真正的深刻的收获正是这样得到的。确实,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下,针对性地谈论,才能达到最好的教研效果。
晚上是期待已久的小桥节目。我不得不说,小桥节目真是我们最期待的,也花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尤其上周还经历了一次紧张的月考。在孩子们自己策划自己彩排自己做PPT的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他们生命的活力。周日周一还在活动室时,孩子们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舞台,到时候谁推合唱架,从那边上台,谁控音,都已经在他们的想象之中,尤其是奕均小姑娘,简直比我能干多了。孩子们身上迸发出来的这样的活力,让我也总会受到感染,有时候,甚至是感动。晚上当他们走上舞台时,我和他们一样激动,虽然梓豪的吉他声音和昱雯的箱鼓声音都没有扩出来,《童年》领唱文嘉浩的话筒也没有出音,但孩子们的表演在我心里,已经是最完美的。毕竟,两周准备一个大型的节目,对孩子们是一个考验,更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重要的生命体验!
周三给富超班和我班上课。打算讲《次北固山下》。这一次,我打算按照干老师讲的思路做一个深度理解并还原。于是我抓紧时间阅读了当时的课堂实录,又把实录视频看了一遍,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整个课堂梳理了一遍,才能从容地走上讲台。还好,两个班的孩子表现都很不错,一下子又和二班的同学更亲近了。下午终于抽空把手机拿回来了,一年多的照片因为没有及时整理在电脑上,全都没有了。晚上是微演讲,有几场很不错的演讲。临时被点中,作为观众点评,结果点评之中忘记了郝宏千老师,实在罪过,其实郝老师演讲时,我还专门给他拍照来着。我和建文私下有个约定,一起学习点评,每次演讲时,我俩都会听,都会各自私下点评,都会在演讲后再两个人简单交流。
周四也是忙碌。上午上一节课,听富超在三班上一节《观沧海》。中午正准备午睡,建文提醒我,下午该我导读《德语诗学》之《论希腊艺术》。我突然想起自己先前的准备稿不知道在不在身边,到办公室一查看,果真如我担心,导读思路都写在黑皮本上,而黑皮本刚好上次落在格致中学了,只好给刘校长打电话,扰了姐姐的午休,她又急忙把我的本子上的笔记全部拍照发给我,十一页,包括思维导图,全都一一发送,就这样,对着这几张笔记照片,顺利完成了这一次导读。晚上的大文综之夜,依旧等来了西安知无知的创办人谌洪果老师,今晚讲的是哈姆雷特,谌老师觉得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懦弱之人,在哈姆雷特身上深刻地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和一个哲人的冲突,这样的观点真是给人耳目一新,但又都有理有据,最重要的是,给人带来很大的启示。老魏说三位南明校长,无不感受着哈姆雷特这样的冲突——有理。
周五,上午参加了文综组的共读,《西方哲学史》,这一次庆民导读的是苏格拉底,不得不说,西贝尔克这本《西方哲学史》写得比罗素的更好读,大概也由于翻译的原因,读到后面的时候,感觉里边的语言不止在说哲学史,也带给我们很多教育的启发,比如苏格拉底对幸福的理解,认为幸福接近于心灵平静,良知和自尊,幸福于人的完善和特性有关,一个人作为人而优秀,而且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优秀,那才是幸福。其中也说到,当我们“自知自己无知时,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可能有的更新更好的回答”——这不正是谌洪果教授创办西安“知无知”的初衷吗?在文后注释上,又提到教育的三种方式:权威主义、自由主义,对话式。苏格拉底采用的是对话式,干老师也觉得最好的方式不是启蒙,而是对话,不过引领对话的人倘若不能博学,就难以自如地放低了自己,多方对话。中午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午睡,和生活老师聊了许多,策划了一下下一周的工作,还未到下午时间,就坐在教室后和几个孩子一起安静地写作业。下午放学,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把作业没有周周清的孩子留下来,帮助他们完成作业清理, 我也和几位爸爸妈妈交流孩子的情况,都是信任与和悦,这种感觉让人安宁和幸福。
一切忙完,下午六点,真是累了。回宿舍躺了二十来分钟,又参加了几个人自己组织的《大问题》共读。六个人,建文、庆民、富超、宏千、凯丽和我。和昨天上午的《西方哲学史》共读一样,依旧是建文和庆民师兄弟两人过招,讨论争辩,还好两个人都是生性随和观点倔强的人,只争观点不论情绪,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表示好看好听,也常常忍不住加入到他们的争论之中。这晚的共读环节加入了即兴演讲。六张写好顺序的字条,每个人写一个观点,准备五分钟——实际准备了八分钟,我所抽到的题目是上午争辩过的“你觉得程序正义重要还是结果正义重要”。仓促上阵,但是大家都很兴奋,因为这样的挑战才正是我们一直追求和喜欢的。六点半到晚上十点,共读才结束。
晚上回到家,依旧打卡阅读干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了逃避五元钱的罚款,提交读书笔记。这时已近十二点了,其实我真享受那一会儿静读的时光,读完写写,撑着眼皮,回顾自己的白天,常常会有宁静的忧伤。
今天周六,一周还未过。但今天的半上午已经过去了,我的工作还没开始。有些焦灼,又很宁静。在我的办公室里还有两个托管的孩子,马义超和王昱雯,他们让我向生活老师申请,让他们到我身边来写作业。犇犇学跆拳道去了,身边还有孩子写作业,我觉得这样的世界也很幸福。
(谢谢星空班级美美的赵薇老师和邹依航爸爸友情提供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