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内联函数

kotlin中有个关键字inline,被它修饰的函数称为内联函数。那么我们来分析下它。

1.inline的作用?

当一个函数被inline标注后,在编译时期,把调用这个函数的地方用这个函数的方法体进行替换。简而言之,就是说直接把代码复制过去一份,不通过方法间压栈进栈的方式进行调用。

2.inline的使用

根据官方推荐的规则:
1.不带参数,或是带有普通参数的函数,不建议使用inline,编译器会给我们一个提醒,提示无性能提升;
2.带有lambda函数参数的函数,建议使用inline,能显著提高性能;

3.inline提高效率的原因?

在kotlin中,因为出现了大量的高阶函数--「高阶函数是将函数用作参数或返回值的函数」,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函数参数不断传递的现象,每一个函数参数都会被编译成一个对象,使得内存分配(对于函数对象和类)和虚拟调用会增加运行时间的开销。所以才会出现inline内联函数。可以通过inline的标注,把原本需要生成的一个类的开销节省了,同时也少了一层方法栈的调用。

inline的其他作用

1.支持return退出函数
image.png

在上面例子中,我们在lambda表达式可以直接return返回,但是暂时还不支持continue和break,据说后面会支持。

2.禁止内联:noinline

官网翻译:如果希望只内联一部分传给内联函数的lambda表达式函数,那么可以用noinline标记不希望内联的函数参数。

看下面的例子

image.png

看①②两处,一个用noinline修饰,一个没有,然后它们在传递过程中明显的差异,②中就直接报错了。
为什么呢?因为内联函数的「函数参数」不允许作为参数传递给非内联函数,如果要正常使用,那么我们需要把取消掉,当成一个普通的参数传递过去。

3.内联函数支持具体的类型参数的声明reified

举个例子:

fun <T> TreeNode.findParentOfType(clazz: Class<T>): T? {
    var p = parent
    while (p != null && !clazz.isInstance(p)) {
        p = p.parent
    }
    @Suppress("UNCHECKED_CAST")
    return p as T?
}

我们是这样使用它的

treeNode.findParentOfType(MyTreeNode::class.java)

然后呢,这样写不优雅,我们期望这样写:

treeNode.findParentOfType<MyTreeNode>()

所以,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改造下:

inline fun <reified T> TreeNode.findParentOfType(): T? {
    var p = parent
    while (p != null && p !is T) {
        p = p.parent
    }
    return p as T?
}

这样就可以了!

4.crossinline

局部加强内联优化,让内联函数里的函数类型参数可以间接被调用,代价是不能在lambda表达式里使用return,用于参数。

看下面的例子,嵌套使用会报错:



我们加上crossinline参数:



可以正常调用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Kotlin 中新增了「内联函数」,内联函数起初是在 C++ 里面的。 那在 Kotlin 中加入内联函数,是有什...
    chendroid阅读 23,916评论 12 62
  • 一、内联函数原理 使用高阶函数为开发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性能上的损失,官方是这样描述这个问题: 使用高阶...
    SheHuan阅读 5,170评论 1 21
  • 内联函数 定义:用关键字inline修饰的函数,叫做内联函数 作用:它们的函数体在编译器被嵌入每一个被调用的地方,...
    韦东锏阅读 1,351评论 0 0
  • kotlin的内联函数属于kotlin的高级特性了,也是不同于java的区别之一;至于为什么kotlin要使用内联...
    Villa__Mou阅读 9,245评论 0 25
  • 在Kotlin中,lambda表达式会被正常的编译成匿名类。这表示每调用一次lambda表达式,一个额外的类就会被...
    leilifengxingmw阅读 1,00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