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妈妈打电话,她问起工作的事,平常不经常聊工作,因为她也不懂工作上的事,而且上一辈的人,思想上已经有很大的洪沟,一般不会给我什么建议,基本都是自己做决定,但即使如此,还是可以聊聊开心的细节,让妈妈放心自己的工作,了解日常。比起三句话不到就问有没男朋友,有没见谁,见谁后下文如何等等,我看我们还是多聊聊工作吧……
为了让妈妈听得懂,我举了个例子:
我说一个人要有所长,就比如你学会了“1+1=2”,通过努力你可以教别人1+1=2了,甚至可以去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都能如火纯青的教1+1=2了。是的,这个是你的经验,这个经验可以让你待遇不错,可以像师傅一样能带出很多1+1的弟子。
但,时代在发展……
我们还年轻,不能就靠这个“1+1=2”吃老一辈子吧?你不去多学习,不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多看看,关起门来不分享,你怎么能知道,哦!原来还可以有“1+2=3”,“2-1=1”,甚至是1×1,1÷1呢……
是的,我们最擅长的是1+1,在面对1+2的时候我们可能被难倒了,可能算错。
但,错又怎样?!
不怕错,就怕连错的勇气都没有!更怕的是人家连试错的机会都不给你!
我们有一项自己的专长,是的,很好,可以衣食无忧了。但不要为了多个几百,几千元而把自己的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在一个地方上精进,而是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去锻炼自己的不足的,不敢的,害怕的,未知的……
在多元化的社会,要把自己练成多面手,跟着时代发展,才能嗅到新想法,在多变的环境中才能有主动权选择自己想做的,否则会被奴役,几年前的高高在上,几年后被年轻一代领导自己,被迫接受本不愿屈就的事。更惨的事,可能一门心思学到精进的东西,几年后整个行业都没了,你收收藏藏不愿分享的,一夜之间发现人家不需要了……
《百鸟朝凤》的电影里,引以为傲的吹唢呐技术,被流行歌曲冲击,你愤慨世界的不公平,不懂欣赏,但你能阻挡时代前进的脚步吗?
或许我们会说没时间系统学。错了,聪明的人都是利用碎片式的学习时间去学习。这就是为什么以前读书的时候,看到一些表面很用功的人成绩却不怎么好,你怎么知道他规规矩矩的端坐在书桌前在想什么?看到平常好像不怎么用功的人成绩却很好,你又怎么知道人家是不是坐公交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回忆消化老师说的知识点?
我妈长叹一声“哎,我又不懂,你自己想做啥就做啥”。
我说“您只要知道您女儿我生活可以,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