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教育与镜像效应

1、教育的类比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在戴上眼镜之前和戴上眼镜之后,你其实身处的是同一个世界;但是,戴上眼镜之后你却可以看得更清楚更准确。在受教育之前和受教育之后,你所身处的依然是同一个世界,可是,戴着教育的镜片,你就是可以把同样的世界看得更清楚更准确……

教育的结果的类比:镜像效应

镜子里的世界和镜子外的世界,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可事实上,每一个点都是反过来的……

你看,同样是价格下跌,镜子外的世界,所有黑马都一样,抬腿就跑,所有白马都一样,边跑边恐慌,边恐慌边沮丧,至于车夫,当然因此身不由己,无奈……

可镜子里的世界呢?黑马竟然不为所动,白马竟然欢天喜地,至于车夫么,悠然自得……

2、全球几乎所有的股市,都被法律要求,必须在显眼处放置风险警告,大致如:

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当然,大部分身边也经常听到各种鬼故事:牛顿炒股血亏,丘吉尔炒股惨败,一群诺贝尔得奖主输得天崩地裂……身边谁谁超股亏了多少,谁谁妻离子散,谁谁跳楼!

从1980年以上,市场上超过40%的股票都曾经遭遇毁灭性打击(即股价下跌70%+),看起来真的太危险了!

3、过去的200多年里,

看图

(1)拉长时间周期(20年以上),收益率,股票从没有输过,现金从没有赢过。

(2)人们普遍以为安全的黄金,实际非常惨烈。(再想想黄金去年增长30%+,今年到现在增长了60%+,这次,会不一样吗?)

(3)人们以为最危险的股票,年化复合回报率高达6.6%(1块钱买入,现在值70万);

(4)人们以为可以落袋为安的现金,-1.4%(1块钱买入,现在值0.05元)。

4、绝大多数人一开始就选错了。比如以为现金安全、黄金安全、股票危险。

实际上,如果从短期(比如一小时内、一天内,甚至一周后内)看,好像如此。

可如果对【长期】(两个完整大周期)有认知,结果反过来。(就像那个镜子)。

带上“长期”这幅眼镜,去看财经媒体、看互联网上的文章、看电视里的访谈、看周边/微信群里的对于股市的讨论……

以前看不清楚,戴上“长期”眼镜后:

长期来看,市场是倾向于相当有效的,放眼越远的长期越是如此;

可是在任何一个单独的时刻,市场总是极端无效的……

5、有“长期”这个眼镜后,会明白/看清:正式因为市场时时刻刻总是无效,所以才有存在的意义,有人觉得得卖掉了,有人觉得得买进来。我们只需要用时间等待市场终将展现的长期之后的有效性。

6、通过“看不见的黑猩猩”这个实验说明,我们的大脑运作方式就是这样,只会看到我们注意的和熟悉的(这个理念也证明了,持续写成功日记的有效性)。

7、投资教育、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就在这里。我们大脑里的车夫需要成长,白马反应的情绪需要理清,为什么开心、沮丧等,黑马需要调教,把一些慢思考慢慢刻意调整变快思考。

要对客观世界有100%的认知,与此同时,还要对自己有100%的客观认知。

真的很难。但,说难,是当下看起来很难。

放眼长期,通过日复一日刻意的练习,是可以做到的,也必须做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