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有时是失控状态,有时候大人让干啥,偏和你对着干!现在我也学他,让干啥,撒娇说不想干,孩子就会态度极好地求帮助,让他做事也会态度温和地说可以考虑、或他有空时做。有次他让我帮他干活,我说我不想动,他和我讨论,他帮我干什么活,我再帮他干活。我感觉青春期的孩子一会当自己是大人,一会当自己是小孩,该怎么引导?
小菲老师说: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都处于高峰阶段,这种改变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和焦虑,加上控制情绪的大脑发育比较晚,要到25岁左右才逐渐成熟,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是常有的事。
同时青春期的孩子比较追求自我意识的独立,也在不断的探索“我到底是谁”。所以相比于家庭,青春期的孩子更喜欢和同伴在一起,同时他们也会有一些挑战家庭价值观的行为出现,我们常把这叫做“叛逆”,但其实这都是孩子在追求自主感与力量感。
同时青春期的孩子一会当自己是大人,一会当自己是小孩,其实这就是他们的真实状态,这个时候的孩子即想像成人一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但是又发现很多问题自己并不能解决,所以他们也很苦恼,我们把这个时候的孩子叫做边缘人,介于成人和孩子之间。
所以综合考虑给到的建议是:
一、用鼓励和爱来代替羞辱和批评
前两天参加培训,课堂上老师讲了一个关于青春期孩子轻生的案例,原因就是因为一个平时学习很好的孩子在一次考试失误后因为家长的一句“这次怎么考的这么差”而选择结束自己年仅14岁的生命。青春期的孩子是情绪化的,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作为父母一定要多鼓励,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而不是遇到问题先批评指责,只有这样你们之间才会建立起尊重和信任的基础,才可以顺畅的沟通和交流。
二、家庭的界限感要有
现在的爸爸妈妈很多都已经不再盲目的养育,无论是自己学习还是参加各种学习班对于养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方式方法,也很尊重孩子,但是这个尊重的度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变成溺爱的一种。
家务或者家人之间互相帮助对于孩子来说是建立家庭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的最好时机,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对于家里的家务进行分配,每个人都可以领自己的值日区域,然后主动承担这一部分的责任,做的好的可以设置一些奖励的环节,比如实现一个梦想清单等等。
三、和青春期的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做事想法都像个大人,也不愿意听自己的,那干脆就放手由着孩子自己做决定。我们常说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成人,很多时候并不能独立的解决问题,也会有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一定不可以视若无睹,该管的要管,只是管的方式方法要改变,我们可以把他总结为引导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作为“边缘人”引导的过程即可以帮助孩子独立思考,寻找解决办法,同时父母又可以参与其中,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