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下笔?可试试这些办法

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


下笔有如神,是每个人梦想。可惜更多时候是胸有块垒,郁闷难书;侃侃而谈,举笔苦涩。


昨晚师老师列举的常见的症状,接着也开了方子:

1、写信,假设同一目标受众人群,相对私密,畅所欲言;

2、设计问题,适合逻辑性强的,相当做调研,自问自答过程中完善;

3、直奔主题;

4、10个办法、分析/文体的分类;

5、建立读者意识、将读者的定位,换位思考;

6、侧重点:导语、中段、结尾的处理;

7、组团促进,以文会友;

8、导师的指导,修改、批评与赞誉。


一直以来也就写字,谈不上写作。除了写信之外和作文给别人看看之外,其他的受众为零,自然没有考虑过建立读者意识的事,直到昨晚上课后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思考之后才发觉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好多时候是需要考虑的。比如在预备一份发言稿,需要充分考虑听众是谁,该怎么讲,用什么样的词语组织。以前应该也是懵懂地做了,而今天是被点题明了,知其然。


听师老师的课中讲述“导语”和“结尾”,脑海中第一反应是《三国演义》开卷的第一句脍炙人口:“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结尾诗: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看来名著之所以名著是有道理的。


本节课收益是很大,如师老师说的是干货,其实前两节应该是更大,因为那是道,这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悟道十年,且等吧。而本节是传法,听起来是热血澎湃,如智珠在握。如何熟练的用,也勤快点动笔吧。往下应该是术和器?且等期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