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到的一个辩题,拿出来跟各位分享一下,顺便做一番自我的思考。
对于这一辩题,我站反方,即当代人越来越不需要故乡了。对于故乡的理解,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其实有所提及,他提到中国是乡土社会,依靠着血缘和地缘来联络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故乡正是血缘和地缘的一个交汇点。出生在同一片土地上,彼此之间拥有着血缘关系的一群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他们之间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
而这一观念,代代相传自先秦起一直到现在。为什么古人对故乡十分执着,甚至会有许多思念故乡的佳篇名句传世?其实归根到底是在于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有限,科技并不是十分发达,对他们来说两地之间相隔千里,此去一别,很有可能此生难见。这才有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之思。
所以在交通高度发达的现在,即使来往两个国家也不过是一趟飞机的事儿,对于我们来说想要理解古人的这种情愫是比较困难的,但这种对故乡这一情况的淡化那是生产力必然发展的情景。
在现代,如果你想要和亲人聊天,即使分隔两地,也有微信qq或是其他的通讯工具,实在是难受了,也可以紧急的订一张往返的机票,通过交通的方式在一周之内实现往来。原本广阔无垠的世界现在被称之为地球村,而村这个概念基本上可以作为故乡的最小单位,故乡的概念早已在科技交通通讯水平发展的过程中开始被逐渐淡化了。
我们现代所说的故乡,其实意思早已和原有的发生了改变,现在的故乡可能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寄托和家园。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人生何处无故乡,吾心安处是吾乡”。
而且现代社会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相较于之前的集体主义观念,现在个人主义开始转向。相较于之前的壮大家族,现在我们更多的是聚焦于个人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所在意的人和事情的圈子正在缩小,我们所关心的从古代氏族的一大家子到现在的一家五口,规模上可谓是发生了巨大的缩水。
科技和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人们更多的可能性,让人们拥有了做选择的机会,在古代如果不是流离失所,亦或是父亲赶考,人们基本不会离开自己的故土,自己的亲人,大多扎根与骨头,这才有了强烈的归属感。而现在无论是到大山支教,去大城市工作打拼,或是在小地方生活养老,通过科技的手段,我们还是联系在一起,千里之涯不一而聚。
所以实体意义上的故乡有没有其实已然不重要了,现在当人们再谈及故乡或回首往事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对现实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