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你骗了我

人们说,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是“诗人中的诗人”,是真性情,是精神贵族……戴在他头顶的帽子很多,这些帽子的成色也许各有不同,有些甚至是需要被摘掉的。但不管怎样,就是这些描述,就是这样的一个真性情的诗人,陪我走过了好多年。

第一次深入了解渊明,是在高中,读他的诗,看他的为人,仰慕他的行事风格。这些关于他的印记缠绕着我,左右着我,影响着我。所以,有了现在的我:一身穷酸书生的臭毛病,手中的笔却中看不中用。

渊明四次学仕,都失败了。他宁愿不要工作,也不想强颜欢笑,迎合上级官员。所以,他潇洒辞官,一次又一次。真是性情中人,真是有骨气的大宗师!蔡元培也这样,他常常辞去北大校长之职,为了他的理想,一味妥协的教育,他不想要;渊明辞官,只是为了活的随意,“心为形役”的生活,他不想要。当别人埋头读书,规划未来的时候,我也幻想,幻想着自己能成为第二个他——渊明。倘若有一天,我能像他那般潇洒,面对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大手一挥,便能统统抛掉,那该多畅快!

那时候,渊明就是我的偶像。

可后来,当我一步又一步朝他靠近的时候,我惶恐了:从小到大一直陪着我的“好学生”噱头没有了,我成了班里的渣滓,倒数第一!许许多多原本触手可及的荣誉、甜头从我眼前走开,我眼睁睁看着他们走开!我失去了很多好朋友,却根本找不到那个所谓的“志同道合”;我丢掉了那些捆绑住我的镣铐,却被更加结实的铁链紧锁。

我才知道,渊明骗了我。

他离开彭泽县,走出了《归去来兮辞》。我告别青春,又走出了什么?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当他抛掉不开心后,他舒畅了。可我抛掉这些后,却更加不开心,这哪里是“今是而昨非”?这只不过是“昨非今更非”。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离渊明很近,近到只需要迈开脚步便能与他同行。可迈出脚步后,我才体会到,他和我之间的距离是那么长,那么长……

陌生的陶渊明,陌生的诗篇。“真性情”这顶帽子太重了,我有些承受不住。

陶渊明,为什么要骗我?

满心愤懑,我又一次叩响他的门,想要找个说法。可进门后,我却瞠目结舌。

渊明辞官,为此付出了大代价。他生计没了着落,为了养活妻儿六人(五子),甚至沦落到异乡行乞的地步。他不愿意搭理官方的文学标准,诗歌写来写去,全是房前屋后的风景,没人觉得他的诗高雅。他是真正的老农,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握着毛笔。他,死于贫病交困。

晋代,曹植、阮籍、谢灵运、颜廷之、名气比他大。唐朝,渊明的名声和谢眺、谢灵运、左思、鲍照等人在伯仲之间。宋朝,渊明作为一流诗人的地位稳固了,苏东坡明确讲,他在李白杜甫之上。

他用一生来书写周围的乡村,直到三百年后,才遇见了知己。东坡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看到这些,我的诘责憋在嗓子眼,冒不出来了。

我明白,是自己过于轻浮了。

你想做一位如渊明般的精神贵族吗?换做以前,我总会毫不思索的点头。可现在,我却得掂量掂量这个回答的重量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
    彭小艾阅读 8,761评论 19 62
  • 一 陶渊明的辞官是文学史上的大事,对文学,对知识分子都有极大的影响。田园诗歌从此新秀于诗林,而文人们也从此知道:学...
    董永书阅读 4,229评论 0 5
  • 在相片里窥见 雪山的一角 我能看见的 是大地突兀的血管 我能看见 地面的公路早已破旧不堪 可无人去修 因为 我们爱...
    无脸男超大只阅读 1,020评论 0 1
  • 和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通话了两个多小时 挂机的时候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 听说前任和现任分手的惨烈 分手的时候 女孩歇斯...
    一井禁阅读 3,237评论 0 0
  • 早晨5:00钟从家中出发,伙同前天下午刚从芝加哥飞回尚未倒好时差老公,以及因病毒感冒而高烧3天,低烧2天的三岁半刚...
    完颜洋洋阅读 1,5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