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二十多跟童老师结束了交流,很幸运遇到童老师这么一位耐心的倾听者和共情者,今天的我虽然身心俱疲,却在跟您的沟通中获得了安慰和力量。感恩,可以在这个季节遇到您!
回到我的心得,按照交流后预计是在5点半左右提交心得和今晚的时间规划导图。我却依然只能在这个点提交,内心也真的对刚才发生的插曲感到无可奈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拖后提交的愧疚。作为一个在家工作的妈妈,孩子的事情第一时间还是会被我放在最前面,处理完他们的事情,我才又可以在这个间隙回到我自己的思考中。旁边还有一个在扮演超级飞侠、宇宙护卫队的角色的娃,把我作为他的“靶子”。
这几天发生的一切尤其是今天白天发生的事情,让我明白自己最关键的是要放下这个阶段的一些事情,做有所取舍的“断舍离”,而不是要从大局去梳理。童老师的建议:让我直接从今天晚上的时间安排开始梳理分析,非常贴合我的实际。
当我开始画图的时候,会发现在跟童老师讨论时的3个必要内容,又被我增加了两个部分,为什么呢?因为画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各个时间段好好利用起来,我给予自己的自处时间是可以充分有的,只要不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导致各个部分的时间延长。画的过程中还发现,其实女儿的时间是我没法完全掌控的,我需要给予更多的弹性时间。而儿子这边,我明显花的时间会更多。
P.S.: 自处的部分在画到后面的时候,发现还是有点问题,所以在空白处重新做了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