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唠叨,给孩子吹了多少无用的耳边风?

我小时候特别讨厌被父母唠叨,没想到等到自己当了妈,竟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时常对着两岁的熊孩子“碎碎念”。

“别碰插座!”

“别去拣地上的脏东西吃!”

“别跑到我看不见的地方!”


刚开始似乎还管用,后来变得无济于事,有时只得以大发雷霆收场。我也知道,唠叨让人厌烦,可是不这样的话,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次,我在一本育儿书里看到下面这句话——妈妈的长期唠叨,会让孩子产生免疫,成了“妈妈的聋子(mother-deaf)”。

天哪,怪不得我家孩子听不到我的唠叨,原来她竟然把我给屏蔽了!

“用行动,而不是语言”

书里说,语言是用来沟通的,但也可能变成武器。说得太多就变成了恐吓。

那么,面对一个尖叫、失控的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书中给出的建议是——不要光说,而是要立即采取行动。

比如,有个男孩喜欢拿着玩具枪到处打,妈妈说了几遍不起任何作用。那么这时候家长应该停止讲道理,采取行动——把玩具枪收走,并且告诉他“你不愿服从规则,我很遗憾,等你愿意的时候再把枪拿回去吧。”这样做一两次后,孩子自然会按规则行事。

又如,有个孩子总是把房间弄乱,妈妈每次都一边唠叨一边帮他收拾。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孩子会屏蔽掉妈妈的唠叨,无动于衷。妈妈可以让房间继续混乱。没过几天,孩子就会发现,玩具也找不到了,作业本也找不到了,上学要迟到了,又要挨老师的批评了,以此让这个孩子自己体会不收拾房间的后果。

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自然后果。

没有被刀伤过,就不会对刀锋产生尊重;没有学会闪避,就会被球打倒。认识到这一点,家长就应该坦然地应对孩子种种行为。

“让他的帆,无风可吹”

家长在采取行动的时候,有两点非常关键。

一是保持情绪的平和。必须有很好的克制力,不要发火,也不要因受不了孩子哭闹而屈服,整个过程都要态度自然,跟平常一样。这种平和,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避免跟孩子产生心理对抗的诀窍,“让他的帆,无风可吹”。

二是态度坚定。言必行,行必果。不婆婆妈妈,不拖泥带水,用这样的坚定,去引导孩子对秩序和规律的尊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温柔而坚定”。

依照上面的方法,我试着去做,效果还不错,推荐给其他辣妈,大家也都说好。

西方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

让我大彻大悟的这本育儿书叫做《孩子,挑战》,作者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书在欧美已经畅销了50年,也是我目前读过的育儿书里实操性最强的一本了,案例典型,理论和实践结合得相当完美。在全书最后,还有专门的指导性方法和案例的汇总,方便查阅。

现在流行的正面管教、父母PET效能等方法,都在书中理论的影响之下。

全书的理论体系并不复杂,总体来看包括两个思想内核。

内核一,孩子对自己的定位,是在与父母为主导的环境的交互中形成的。认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影响重大。

内核二,是尊重。认为孩子绝非成人的附属物,传统的高压式的培育方法应当被抛弃。

美国亚马逊的一个书评说“我的公公婆婆就是用的这本书的思想来养育我的老公, 我老公是一个非常棒的人!我们也打算用这里的思想来养育我们的孩子……”可见,这确实是一本历经时间考验的好书。


豆瓣评分:9.2 

此文由本人撰写,也曾发表于公众号"绘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触很多,所以摘抄的很全,基本自己喜欢的句子,都不落的摘抄下来,后面配上直接心声,这是要以后常常翻看的,因为我忘性...
    西岭雪2025阅读 12,650评论 0 12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3,587评论 1 70
  • 我有一个胖外甥。 回到唐山,一进家门,胖外甥面带羞涩叫我“大姨”。他妈妈在一边说:“人家刚才说了,‘我要跟我大姨睡...
    471503Liwufeng阅读 2,586评论 0 0
  • 写这个还真有点勉为其难,主要是题目又被限制,过于局限性,但同学给定的,非此题不可,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了。 ...
    吴枫WF阅读 4,687评论 0 0
  • 今天温度很低,但太阳很大,早早的我便把被子都抱了出来晒,觉得被子里的螨虫应该都死光了吧,看着它慢慢的“胖”起来,心...
    ll林木木阅读 2,299评论 1 1